常见活血化瘀药王不留行
出自《神农本草经》。 1.陶弘景:王不留行,今处处有。人言是蓼子,亦不尔。叶似酸浆,子似菘子,而多入痈痿方用之。 2.《蜀本草》:《图经》云,王不留行叶似菘蓝等,花红白色,子壳似酸浆,实圆黑似菘子,如黍粟。今所在有之。三月收苗,五月收子,晒干。 3.《日华子本草》:王不留行,根、苗、花、子并通用。 4.《本草图经》:王不留行,生太行山谷:今江、浙及并河近处皆有之。苗茎俱青, WánɡBùLiúXínɡ 奶米、王不留、麦蓝子、剪金子、留行子
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ccariasegtalis(Neck.)Garcke[SaponariasagetalisNeck.;Vacariapyramidata 采收和储藏:秋播的于第2年4~5月收获。当种子大多数变黄褐色,少数已经变黑时,将地上部分割回,放阴凉通风处,后熟7d左右,待种子变黑时,晒干,脱粒,去杂质,再晒干。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70cm。全株平滑无毛,惟稍有白粉。茎直立,上部呈二叉状分枝,近基部节间粗壮而较短,节略膨大,表面是乳白色。单叶对生;无柄;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7.5cm,宽0.5-3.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稍连合抱茎,全缘,两面均呈粉绿色,中脉在下面突起,近基部较宽。疏生聚伞花序着生于枝顶,花便细长,下有鳞片状小苞片2枚;花萼圆筒状,花后增大呈5棱状球形,顶端5齿裂;花瓣5,粉红色,倒卵形,先端有不整齐小齿;雄蕊10,不等长;子房上位,1室,花柱2。蒴果包干宿存花萼内,成熟后先端呈4齿状开裂。种子多数,暗黑色,球形,有明显的疣状突起。花期4-6月,果期5-7月。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尤以麦田中最多。也有栽培。 资源分布:除华南地区外,其余各地几乎都有分布。
性状鉴别种子圆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5-2mm。表面黑色,少数红棕色,略有光泽,密布细小颗粒状突起。种脐圆点状,下陷,色较浅,种脐的一侧有1带形凹沟,沟内颗粒状突起呈纵行排列。质硬,难破碎。除去种皮后可见白色的胚乳,胚弯曲成环状。子叶2枚。气无,味淡。以粒饱满、色黑者为佳。 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种皮由数列细胞组成,细胞壁呈连珠状增厚,有些细胞内含棕色物。胚乳占横切面的大部分,细胞中含细小糊粉粒与淀粉粒。子叶与胚根位于种子的两侧。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5ml,水浴温热约5min,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少许,混匀,滴加盐酸数滴,即有气泡产生,同时溶液渐变红色。(检查黄酮) 簸净杂质,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爆开白花六、七成时取出,放凉。 苦;性平 肝;胃经 活血通经;不乳消痈。主妇女经行腹痛;经闭;乳汁不通;乳痈;痈肿 内服:煎汤,6~10g。
孕妇忌服。 1.《本草经疏》:孕妇勿服。 2.《本草汇言》:失血病、崩漏病并须忌之。 《中华本草》 中华中医网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dongwanga.com/gdwblxfb/16522.html
- 上一篇文章: 涨姿势喽了解一下中药都是如何命名的
- 下一篇文章: 七十六种中药外敷肚脐偏方,非常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