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翻十年前旧作俚句云:羡煞他乡山川,景色端的好看;日升月落咫尺,攀上迂下好玩。春风来时碧透,夜雨叮咚响泉;鸟鸣空谷宛转,也有野兽巡还。吾乡地处平原,风来吹低麦田;天井檐溜积水,小巷幽梦深眠。偶遇丁香打伞,可惜不擅搭讪;常惭胸无丘壑,被人一眼看穿。志向万里量行,造化功不唐捐;岭重水复寻路,应有青鸟探看。故乡水草丰盛,乃沧海桑田冲积而成,又留得天目一泓,环延互通,鱼虾鲜磊,丽见红粟,乡人之幸也。环顾古巷唐槐、宋茶之特色,甚以为豪,及至金陵从戎,方见江川,自此山山水水,时常萦绕梦回。

游历渐广,渐生态度。看黄山,腻见迎客松及熙熙攘攘排队合影的人潮;看梅花,最畏在金陵梅花山下全开全盛之花苞和团团簇簇之人群,相互挤攀,聒噪呼叫,任脚下梅瓣成泥,春色亦显狼狈不堪。去往一座城市,见不得新城道路两边花丛修剪如平头哥,而喜在旧区弯道蜿蜒曲折高地错落间有一两棵凌云老树,气机流宕精神奕奕则生亲切。

往记有云:若香尘飞乱,便无所动心,唯有众人散去之际,见一角楚楚动人,自有十分牵记。

细细审视一下,三十年来国人旅行方式,多是看人多,看门道的不多。且古贤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任一为之,皆不足取也。读书与行路,两相汇聚,则心生丘壑,互相吞吐,接通古人行迹,打开“我”之心扉。“有动于中,必发乎外”,历史留下一汪书海,而今人都懒于读这些书去求叩门,殊不知古人见识乃是真山真水的甲子功力呢!远远见他(她)们,在景区门口打个手势,说声茄子便一哄而散。如此,山水自然与心灵无从沟通,知感则闭塞混浊。奈何奈何!视通万里、心骛八极,是宏微知行的合一。核心在一“逸”字,“逸”字乃山水关目。用以趣味,则闲情雅致,具可抒于胸臆、记乎岁月。而援琴狂啸、观瀑飞流,足慰平生。逸,道之通也,于机关事务中添一“逸”字,则与犬儒远避,自在精伦,此不啻苏黄医俗之特健药焉。世事繁杂,处樊篱中呼吸飞尘,耳纳喧嚣。读书安神,循文字引向山水人寂处一往,此身便如花、如蝶、如鱼、如云,烂柯清梦,不妨歇歇!黄象明本名黄明,笔名若干。中华美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外华人艺术家协会特约理事、北京书法院研究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客座教授、江苏省及南京市青联常委。兰亭奖、林散之奖获奖作者。擅于从美学角度对书法史观照、梳理,倡导系统化的实践应验,追求艺术、人文、科学的“美、善、真”的通融。代表作有《南石头记》(黄象明、朱赢椿)、《掇珍集》(赵普、言恭达、张晓栋、黄象明)、《触-生命向度黄象明书法对话》(黄象明、赵普、朱赢椿)等。

黄象明书法近作

行书《驿寄梅花》南石头记系列之《一沙一石》行草《金农题跋》行草《冬心题跋》世界最美图书设计师指导、本人设计的《风迎鸥堂》签名小品集元/册,需要请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dongwanga.com/gdwblxfb/20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