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用的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再见漾江,已是深秋。

去漾江二队的路,有些颠簸,但这并不影响我愉悦的心情。

这个村,我记得叫红岩。

  再见漾江,已是深秋。

  去漾江二队的路,有些颠簸,但这并不影响我愉悦的心情。

  这个村,我记得叫红岩。

  见到阿王的时候,我正打算去村头的那几株老白椿树下转转,看能不能寻回些当年的记忆。年的夏天,我曾在这里从事过三个月的移民工作。由于天气太热,这几株老白椿树曾是我们下村入户时最好的的乘凉地,也是召开群众会最佳的场所。

  老白椿树不远的地方,是阿王新建的厂房。那里原来是个小广场,记得村民远迁宾川的头晚,大伙就是在那里杀猪宰羊,以彝族传统的打歌,举行最后的告别仪式。

  老白椿树后方的公路边,原来有两排房屋,如今都已拆除。我曾在公路上拍过一张图片,墙上是鲜红的移民动员宣传标语,路上有几个拖着鼻涕的孩子,在做滚轮胎的游戏,据说如今他们都已在宾川成家立业。

  老白椿树下的沙滩上,我曾遇到过两个小女孩,把两只拖鞋当作车,在那里做搬家的游戏。我曾为此写过一首叫《忽然间想起了那两个小女孩》的诗:“在沙滩与草地之间,把拖鞋当成/浩浩荡荡的移民车队/‘这是漾江,这是宾川’/转过一个沙丘,新家就到了/在孩子咯咯的笑声中/这样的游戏,简单而直接/她们只知道要搬家了/却不知身边所有的一切/都不久的将来就要成为水底世界/这些村庄这些庄稼这些道路/还有这片沙滩和沙滩上的童年/只能成为永生的记忆……”

  阿王大名茶国政。从小生长在漾江村委会红岩村,小湾库区移民搬迁后,他选择了留在故土创业发展,从此开始经营这“一家人的村庄”,先后投资万元发展多亩软籽石榴,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也让移民后的荒山荒地披上了绿装。如今,他的江红家庭农场已被评为大理州州级示范家庭农场。

  “等小湾库区环库公路修通后,这里多姿多彩的彝族风情、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将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阿王告诉我,江红家庭农场对面有凤源温泉,脚下有黑惠江水,春天里攀枝花在竞相绽放,数百亩软籽石榴在秋天里缀满枝头,是一个适合休闲垂钓度假旅游观光的好地方。目前他的游轮在渡口每年接送搭载乘客上千人,收入上万元。

  “走,我带你们坐船到对岸的凤云村看看那里的温泉。”尽管种植的石榴已到了丰收的尾声,但阿王憨厚的脸上,依然洋溢着攀枝花一样热情的笑容。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当乘坐着阿王妹夫驾驶的南诏8号游轮行驶在风光如画的黑惠江上,我忽然想起当年在移民指挥部时艰苦的生活。当时指挥部的工作生活纪律很严,对移民群众工作要耐心,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饭菜是标准的三菜一汤,不准到江里游泳,不准喝酒,不准玩扑克麻将。为了喝酒,我曾在傍晚时分和几个同事乘坐小竹筏,到对岸的农家买酒喝,当时就想:反正在临沧的地盘上,就不怕巍山的纪律了。

  船到了对岸,阿王的朋友小凯开着车来接我们了。小凯所在的村叫凤云村,隶属临沧市凤庆县新华彝族苗族乡,全村多户人中有70多户已移民永德县,而小凯等60多户群众则选择了就地安置。

  凤云村的露天温泉位于村脚的一个山涧里,泉水清冽,几名村民正泡着温泉聊天。温泉边的水田里,种的是稻谷,已收割了大半,一个个稻草人,像庄严的卫士,想要守护村庄的安宁。小凯告诉我,温泉的水温常年保持在37至38摄氏度,他已注册成立了凤庆县新华乡热水谭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计划投资多万开发温泉度假区,他还兴致勃勃地掏出手机,给我看他请专业人员做好的规划图。

  走进凤云村移民点,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边是各种果木。小凯漂亮小院里,停着辆崭新的奔驰越野车,可见移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吃罢小凯家种的澳洲坚果,我们一行人告别凤云村前往库区的牛街阿徐地。

  我答应小凯,等他的温泉渡假村建好了,一定要组织巍山的作家跨境搞次采风活动。而阿王说,他就开着他的南诏八号游船免费渡我们过去。

  阿王和小凯,两个曾经同饮一江水的小伙伴,他们都有共同的致富梦想。而他们的梦想,都一定会实现。

  乘船顺江而行,两岸秀丽的自然风光让人赞不绝口。一个多小时候,我们从阿徐地回到了红岩村,几杯阿王自酿的苞谷血藤酒下肚,天色已晚。回程的路上,看着漫山的万家灯火,让人惚如梦里。我想,尽管有些故事,已沉睡在浩浩的江水之下,不会再醒来。而无论是为国家重点工程而远迁他乡的移民,还是选择就地安置的百姓,他们的日子,一定会如同漾江边的软籽石榴,越来越甜。

  再见漾江。再见,漾江!

好客的阿王家两口子

白椿树风采依然

水面下是曾经的村庄

凤云村的稻草人

江边风景豹子嘴

江红农场的软籽石榴

凤云村的小凯有个梦想

年夏天采访移民

年和年的两个小女孩

当年在移民指挥部开会

年漾江小学孩子在上课

移民前的孩子在公路上做游戏

孩子在齐唱《明天会更好》

漾江沙滩上最后的摔跤

责任编辑:陆向荣

巍山潮 文化周刊

挖掘南诏历史文化资源 培养巍山本土作家方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dongwanga.com/gdwblxfb/23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