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中药名字可以那么美
《仙剑三》中的主角名字,景天、雪见、龙葵、紫萱、徐长卿……听起来古色古香,意境优美,其实,他们都是中药名。不同于西药名的拗口难读,中药名往往意境甚美,念起来让人口齿生香,可以入诗,亦可入词。 自古以来,名字作为一个人的身份特征,有重要的意义,每位父母在给孩子取名时,都含有对孩子美好的期望。有人说,从某人的姓名中就可以读出此人的家庭背景、基本素养、生活状况,甚至性格特点等诸多信息。其实,中药的名称也是,中药的名称蕴藏着丰富的社会人文以及临床医药治疗疾病相关的多种知识,既有文学、历史、天文、地理、风俗习惯等社会人文知识,又包括中药的来源、产地、分类、性能、作用机制、配伍运用等医药学知识内容。 有的药名就是一段感人的古老传说,比如徐长卿、何首乌、刘寄奴、车前草等。 徐长卿 徐长卿能治毒蛇咬伤,民间叫蛇痢草。 相传在唐代贞观年间,李世民外出打猎被毒蛇咬伤,御医束手无策,多亏了民间医生徐长卿的“蛇痢草”几天就治好。于是李世民赐名说:“是徐先生用这草药治好了朕的病,既不知名,那就叫‘徐长卿’吧,以免后人忘记。” 刘寄奴 寄奴这个名字颇有古意,它是宋武帝刘裕的小名。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名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指的便是刘裕。 刘裕因偶然发现这个“生江南,茎似艾蒿”的野草刀枪箭药,一敷即愈,于是药唤“刘寄奴”。 使君子 此物味甘气温,既能杀虫,又益脾胃,敛虚热而止泻痢,为小儿诸病要药。 相传北宋年间,潘洲有位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医道,乐于救助穷苦百姓,其无意中发现这种果实能治疗小儿虫积、疳积,效果极好,医家便以此药称“使君子”。 有的药名就是一曲动人的爱情赞歌。例如紫萱,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忘忧草。其实就是黄花菜。 紫萱 嵇康《养生论》云:“萱草忘忧”。 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忙,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 其入药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 有的药名就是一缕幽幽的清香,例如紫苏、麝香等。 紫苏 紫,以其叶背色紫而名;“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本草纲目》)。主要根据颜色和功用而得名。根据其药用部位不同,又有“紫苏叶”、“紫苏梗”和“紫苏子”之名。 有的药名就是春夏秋冬的变换,如半夏、夏枯草、忍冬、雪见等。 半夏 半夏,这名字取的真是文艺,又名三叶半夏,半月莲、守田、水玉等,又有水生和陆生两种,即所谓的水半夏和旱半夏。因其农历五月间成熟,恰巧是夏季过了一半,故名。 半夏本是有毒的植物,作为中药可以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 雪见 雪见草,其实是荔枝草的别名。因入药用选取冬季下雪或是春季嫩草,药效更好,所以才叫雪见。 它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尿。 有的药名就是幅员辽阔的大地,如飞蓬、杭白菊、川乌、瓦松等。 飞蓬 飞蓬这两个字,就给人一种飘泊、离乱的感觉。古诗文中形容人头发很乱,如《卫风?伯兮》中“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飞蓬正是生于河滩、渠旁、路边或农田,和蒲公英有些类似,易形成大片群落,能清热利湿,散瘀消肿,外用治牛皮癣,跌打损伤等。 有的药名寄托了对美好的向往,如望月砂、五灵脂、夜明砂等。 望月砂 野兔的干燥粪便。有明目杀虫之功效,又和月宫玉兔的神话联系在一起,故取其名曰“望月砂”。 古人的联想还真是丰富啊。 五灵脂 五灵脂是鼯鼠和飞鼠的干燥粪便,“灵脂”与“凝脂”二字谐音。李时珍释其名曰:“其粪名五灵脂者,谓状如凝脂而受五行之气也”,是活血散瘀止痛的良药,故获之佳名。 有的药名是对其功效的最好阐释,如千里光、防风、王不留行等。王不留行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的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引用了“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后乳长流。”这首歌谣说明王不留行的特性就是“行而不住也。”“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 有的药名就是千奇百怪的形状,例如白头翁、木蝴蝶、重楼等。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七叶莲、铁灯台,因为七叶轮生顶部开一支黄绿色花朵而得名,算是植物中的异类,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中医有“七叶一支花,百毒一把抓”之说,对虫蛇咬伤、无名肿毒均有效。 有的药名就是一段曲折的历史故事,比如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山药之名在历史上经过几次更改。最早出现的名字叫做“薯蓣”,记录在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上。到唐代宗(李豫)之讳改为薯药,到宋代又因避皇帝赵曙之讳改为山药。 其实,好听的中药名还有许多,灵仙,杜若,苍术,豆蔻,玉竹,川穹,佩兰,神曲,莲心,苁蓉,蝉衣,青黛,伏苓,辛夷,续断,紫珠,空青……多的都数不过来。这里盘点的只是冰山一角,若有兴趣,大家可以去翻一翻《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这些中医名著,那里有名目众多的中药名,在醉人的美名里感受传统中医的魅力吧。 另附: 以产地命名 四川产的川连、川芎、川贝母。 福建产的建曲、建泽泻。 广东产的广藿香、广陈皮、广木香。 东北产的关防风、关黄柏。 河南产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 以及著名的山东东阿阿胶。 以生长、采收时间命名 夏枯草每到夏至即枯黄萎谢而得名。 忍冬藤因经冬不凋而得名。款冬花12月为盛产期,李时珍曰:“款者至也,至冬而花也。”故名。 冬青子因冬季采摘其成熟果实而得名。 冬虫夏草冬天是虫子,夏天从虫子里长出草来。 万年青四季长青。 还有些以药物特有气味命名 麝香、丁香、茴香、藿香、降香以香得名。 臭牡丹、臭茉莉、臭梧桐、黄花败酱草、鱼腥草、鸡屎藤以腥臭著称。 酸枣仁、甘草、苦参、细辛包含了酸甜苦辣四味。 以民间传说故事而命名 牵牛子传说是田野人服此药后病愈,牵牛酬谢而得名。 淫羊藿——陶弘景说:“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 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将余粮抛弃在江边和山岗上,后来变成一种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的良药,所以人们称为“禹余粮”。 石榴别名安石榴:传说为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从安石国带回,故取其名。 御米壳相传为唐王李世民,因服罂粟子而治好了自己的箭伤惊恐病,登基后亲封其为“御米”,其壳就成了“御米壳”。 以其功效而命名 杂草经过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囱内的烟灰,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 灶焚百草,故叫“百草霜”。 鸡内金是鸡肫皮的药名,能健脾胃、化结石,口服能提高消化能力。 牛黄是牛科动物黄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的结石,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的功效。 夜明砂则是蝙蝠的干燥粪便。能清热明目、散结消积,是治疗夜盲、白内障、角膜云翳的良药,故有其美名。 蚕砂家蚕的干燥粪便。能祛风湿、活血止痛。五灵脂是鼯鼠和飞鼠的干燥粪便。是活血散瘀止痛的良药,故获之佳名。 让资讯找到知音 你所关心的,才是我们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庨渶澶氬皯閽?鐧界櫆椋庡摢閲屽彲浠ユ牴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dongwanga.com/gdwblxjz/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中医中药命名的奥秘
- 下一篇文章: 金針門系列醫案分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