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是曹操所设的官职,专门负责盗墓,这个很多人都知道。

在三国那个乱世,其实“盗墓”并不是一个多了不得的事情。军阀们往往通过盗墓,积聚财富,解决军饷问题。

除了曹操,孙权也玩盗墓,而且玩得不亚于前者。

孙权

孙权第一次盗墓,是为了给自己的老爸孙坚建庙。

孙坚当过长沙太守,长沙是孙坚的发迹之地。孙权打下长沙后,就想着给老爸在长沙建一座庙。

当时的长沙,有一座吴王墓,葬着西汉初年的长沙王吴芮。吴芮(公元前~公元前年),据说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后代。

孙权的老爸孙坚(文台)

吴芮在位时很得民心,深受百姓爱戴。他去世后,其墓也修得非常气派,墓冢高达22米,墓旁还有一座吴王庙。

吴芮墓被盗后两百年后,郦道元在《水经》里记载,“(吴芮墓)广踰六十八丈”,可见这座墓是长沙数一数二的大墓。

有记载说,吴芮墓采用了“黄肠题凑”的形制。

根据汉代的礼制,黄肠题凑与梓宫、便房、外藏椁、金缕玉衣等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

扬州天山汉墓复原的”黄肠题凑“(此图来自网络)

“黄肠题凑”,是帝王一级使用的椁室,等级最高。即椁室为四周用柏木枋(即方形木)堆成的框型结构。

简单点说,“黄肠题凑”使用的都是高级的柏木,正是这柏木,被孙权看上了。

孙权命人挖开吴芮的墓,盗取木材,用来修建父亲孙坚的庙。

话收回来,孙权这票盗墓干得并不高明,也有点雷人,偷的竟然是人家墓中的木材,用来建庙,换个角度说,倒是挺节俭、环保的举动。

扬州天山汉墓复原的”黄肠题凑“(此图来自网络)

其实类似的事情孙权也干过。孙权定都建业(南京),修建“太初宫”,为了省钱,就把旧都武昌宫殿拆了,木材由长江顺流而下,运抵建业,建造宫殿,也算是“废物利用”。

在一些偏远农村,也发生过农民挖了古墓,用墓砖建造房屋的事情。在江西的一些地方,这种古墓墓砖造的房子,或者直接住人的古墓,就被称为“阴屋”。

江西的“阴屋”

孙权盗挖长沙王吴芮墓这个事情中,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

据说,当盗墓的兵士们打开吴芮的棺材时,吓得头发都竖了起来——死了四百年的吴芮,其尸体竟然一点也未腐烂,“容貌如生,衣服不朽”,令人过目难忘。

后来,有一个参与盗挖吴芮墓、亲眼目睹吴芮容貌的士兵去安徽,在寿春遇到一个军官。

看了这个人的样貌,士兵脱口而出:“你长得怎么那么像长沙王吴芮啊!”一问才知道,这个军官正是吴芮的后人、十六代孙吴纲。

可怜的长沙王吴芮

严格说来,孙权挖吴芮墓,并不是以掠夺财宝为目的的盗墓,但接下来,他盗挖南越王墓的行为,怎么也能算是盗墓了。

广州南越王汉墓博物馆(此图来自网络)

先来说说南越国。南越国,是约前年至前年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国都位于现在的广州,全盛时,疆域包括今天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向南一直延伸到越南。

南越国的建立者是秦南海郡尉赵佗,秦朝即将灭亡时,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国。

赵佗骑马塑像。(此图来自网络)

南越国共存在93年,历经五代君主,于公元前年,被汉武帝派兵所灭。

最吸引孙权这种盗墓狂人的,是南越国第一位国王赵佗的墓。

史料中记载,赵佗活了岁,在位几十年里,到处搜罗奇珍异宝,死后都埋到了坟墓之中。《交广春秋》中说:“佗之葬也,因山为坟,其垄茔可谓奢大,葬积珍玩。”

赵佗另一种雕塑。(此图来自网络)

赵佗墓藏宝丰富的名气,很快传到了建业(南京)。当时,孙权已经命人在南京周边刨冢掘墓,但始终只是小打小闹。

赵佗墓所在的番禺,正处于孙吴的境内。自己势力范围内有这么一座秘藏珍玩的大墓,孙权岂能放过?

不过,赵佗生前就对自己的后世作了安排,他的坟墓藏于深山之中,不留封土,发丧时更是广州四个城门同时出灵车。成功地运用障眼法,使得后人无法弄清赵佗墓所在地。

据屈大均《广东新语·墓语》记载,孙权命令交州从事吴瑜前去寻找赵佗墓。由于赵佗是秘葬,吴瑜明查暗访了很久,竟然没有一点线索。

第二代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璧。(此图来自网络)

不过,吴瑜也并非毫无收获,他找到了第三代南越王赵婴齐墓的墓址所在。

消息传回南京,孙权喜出望外。他命令将军吕瑜率领几千名士兵,跋山涉水,赶往广州,公开挖起了赵婴齐墓。

如此明目张胆,后世的东陵大盗孙殿英可能也比不上。

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此图来自网络)

这里就要说一个技术问题了。南越王墓是“凿山为藏”的石室墓,外面和墓道内都塞满了巨大的石块,重达数吨。

年考古发掘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的时,是启用大型起重机将石块吊开,才得以进入核心墓室的。

在孙吴那个既没有火药爆破,又没有大型起吊装置的年代,吕瑜等人是怎么打开赵婴齐墓的,实在是一个难解之谜,从中也能看出孙权盗墓的决心是何等的迫切和坚定。

汉墓中巨大的塞石

汉墓都是依山开凿,南越王墓也是这种类型。

据《太平寰宇记》引《南越志》,孙权的“盗墓特种部队”从赵婴齐墓中盗挖出“珍襦玉匣三具,金印三十,一皇帝信玺,一皇行玺,三钮铜镜”。

另有记载说,吕瑜等人挖到了36颗玉玺金印,三枚铜剑,铜剑上面有精美的龙状花纹。

死去的南越王赵婴齐穿着金镂玉衣,身上的饰件也都是纯金的。

赵眜墓考古发掘现场

复原的南越王玉衣(图片来自网络)

赵婴齐墓从此被毁,但多少令人感到幸运的是,第一代南越王赵佗墓和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却躲过了孙权的疯狂“官盗”。

第一代南越王赵佗墓至今还没有找到,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则于年进行了考古发掘,轰动了海内外。

孙权自己呢?史料记载,孙权墓就在南京紫金山的梅花山,史书上并不能找到孙权墓被“摸金校尉”光顾过的记载。

赵眜墓出土的各种文物(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风水三千年》(倪方六)《岭南震撼——南越王墓发现之谜》(岳南)

(本文为原创,若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赞赏

长按







































擅长白癜风的辩证论治
北京中科白癜风告白行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dongwanga.com/gdwblxjz/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