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中医讲堂年线下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今天讲座的内容是关于夏季病的中医角度的保养和调治。先说说中暑,中暑是夏季常见病。一天我收到两位患者的电话,两位患者彼此认识,生病的症状相似,都是中暑了,分别找了不同的中医诊治,开出的方子都有麻黄,桂枝,柴胡这些辛温解表的药物。但我们都知道中暑是热病,通常来说热病用清热的凉药。所以我们学中医的人对此要有些基本的判断。对中医的初学者来说,当知道了一个方子之后,碰到患者,常常会有一个预设的立场,就是拿这个方子对应的症状往患者身上套,然后觉得症状都能够对得上。所以古人常说:“学温病者,看天下皆是温病;学伤寒者,看天下皆是伤寒。”这是因为你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但是当你学了个方剂,就会进入一个困惑期,那就是看什么症状都对不上了。有时候初学者手气比较好,因为他心里没有那么多纠结的东西,有时候一个病患我们治不好,初学者随手一个方子一开,病好了。作为我一个知道得比较多的医生来说,有时候想得太多,反而治不好了。 下面我们回到夏季病上来。一个人中暑,他刚开始的一些表现跟伤寒论是相似的。大家都学过一点伤寒论,如果着凉了,先喝一点姜汤,如果再厉害点,就喝点麻黄汤,再深入一点,就喝葛根汤,然后还有正柴胡颗粒,感冒颗粒等方剂。大家都知道伤寒的症状是怕冷恶寒,那么恶寒的症状是怎么造成的呢?如果你中了寒邪,比如说今天这里的空调开的是22,23度,你从外面进来,这个空调一吹,你的毛孔就闭住了。这时候的寒气是一种能量,他会让你的毛孔变小,那么此时你就会感觉到冷,那么就会以为是伤寒。所以说中暑最初的症状跟伤寒是相似的,所以有人就会开车麻附等辛温的药。前面所说的那两位中暑的患者服药之后都感觉胸口发热,那是因为他们服用的是热药嘛,所以大家一定要分清楚中暑和伤寒。那么怎么区分中暑和伤寒呢?询问病史,这个很重要。一般来说夏天容易中暑,冬天容易伤寒,但是不代表冬天就不能中暑,夏天一样有伤寒。 那么对于伤寒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凉,比如落水,打好篮球之后吹了冷风,晚上开了一晚上空调,这些都是病史,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得的是伤寒;那么中暑呢?如果患者告诉你她去菜场买菜被太阳晒了,或是走了很长的路浑身发热,那么你基本上可以判断这是中暑了。还有一点很重要的症状就是,伤寒一般不表现为口渴,因为伤寒是一种淤血。但是中暑会表现为喉咙疼,口渴,津液很伤,疲倦乏力。一般伤寒之后,会觉得浑身酸痛,不出汗,虽然感觉难受,但是不会觉得精神特别差;但是中暑时人伤了气,所以会感觉疲倦乏力,口渴,精神不好。 我们先谈一下“闭症”,所谓“闭症”,顾名思义就是毛孔闭合。人作为一种哺乳动物,我们是一种恒温动物,正常体温是37度。在人类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对抗微生物的机制,也就是人体的最高温度是42度。为什么是42度呢?因为大多数微生物在这个温度下是无法生存的。 所以人体发烧不是针对某种特异性病毒,而是针对非特异性病毒。当一种病毒进入人体,而人体无法辨识这种病毒,就用提供体温的方式来对抗病毒,并且这种方式并非人类特有,哺乳动物都有这样的功能。在提高体温的过程中,人体内部的环境改变,病毒自然就被消灭了。这个就是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就是针对非特异性病毒的机制。所以人体有如此复杂的组成,心肝脾肺肾,本质上就是要控制体温。所以问题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保持在一定的区间。现在人特别是孩子一旦发烧,医院通常的一个治疗方式就是吊盐水,通过这样的方式确实可以暂时将体温降下来。但问题在于人体发烧是为了通过提高体温的方式对抗病毒,但是你却通过这样的方式不让体温提高,是违背人体的自然规律的,长此以往,身体怎么会好呢?这样做会使邪气滞留体内无法排出。所以在我国的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儿童哮喘鼻炎等发病率比其他一些非发达地区要高。许多人会说是因为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的,但真的是这样吗?未必尽然。当人体发烧的时候,通过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方法去治疗,比如吊盐水,那这个液体滞留在肺部,形成一口老痰无法排出,容易形成哮喘;如果是滞留在鼻腔中,那就容易形成鼻炎。所以孩子一感冒发烧就去吊盐水啥的,你会发现孩子原来是半年生一次病,然后就是3个月生一次病,再是一个月生一次病。这时家长的生活就被打乱了,每天生活在焦虑之中。我们的学员中就有很多焦虑的妈妈,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正确地处理这个孩子发烧的问题。再比如说最近某个老板中暑了,请全国多少专家来会诊。你们知道在中国古代中暑死人的话是个笑话,中暑怎么会死人呢?但是现在你听新闻报道,俄罗斯高温了,死了多少人啥的。还有现在经常的一个做法是用冰袋去降体温,这个错误不在于方法,而在于思路。打个比方就是如果电脑的CPU上都是灰尘,那么它就无法正常散热,这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灰尘拭去,让它得以正常散热。在我们人体就是因为病邪等让身体的温度无法正常传导到体外。身体传导温度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毛孔的开合及体液的传导。当人体受寒的时候,毛孔开合的功能受到影响,热邪无法通过毛孔排汗出去,比如孩子体温很高,但是不出汗,这时你把她弄哭,她一哭,出一身汗,体温就降下去了。所以毛孔呼吸的机制,帮助你排汗。所以治病首先要看毛孔。第二个就是体液的介质,譬如湿病,湿病表现在体液变得粘稠。发烧的时候体液这个介质传导热的能力降低了,如果还用冰敷,那毛孔闭合,热就更传导不出去了。这时冰敷降低的是体表的温度,体内的温度反而升高了,所谓脑子烧坏掉是内部温度升高而非体表温度升高。这就是一种物理现象-热能的传导。我们看病,无非就是看两方面,一个是毛孔,一个是体液。把这两个想明白,就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我们再说回中暑,一个人在剧烈运动之后大汗淋漓,然后就冲进空调房间对着空调吹。为什么会出汗,就是通过出汗调节体温。大家看猎豹这种动物,它是一种速度最快的动物,但是它的奔跑时有极限的,这个极限就是它身体所能承受的温度,一旦达到这个温度,它就停下来了。人也是一样,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毛孔就相当于人体的窗户,当身体感觉到热,这个窗户就打开了,这时候你去冰敷,就好像把窗户关上了。就好像人体内有个火盆,你再把门窗关上。这就是中暑的闭症,你自己身体的热量在烧烤自己。所以很多中暑的人到后期的一个症状就是七窍出血,这就是中医说的热入血分。当人体温度升高时,血液的体积就增大,热胀冷缩嘛,然后就冲破毛细血管,然后出血。所以我们治疗的方法就是打开毛孔,让体液从里到外宣导,这是一个正常的治法,绝对不能用冰敷。所以有人说中暑了怎么办,就是帮她冰敷降温嘛。但是你忽略了热的来源是在内部,所以应该用开毛孔,甚至是辛温解表的方法把热排出去,这才是正确的方法。如果冰敷,从外面来降温的话,这个是违背了生理的正常功能的。对于中暑这个闭症来说,当症状比较轻微的时候,可以多喝热开水。举个例子,由次我妈中暑了,但体温不是很高,就是觉得口渴。然后她就不停地喝水,但是喝了很多也不解渴。然后我妈给我打电话说她可能得了糖尿病了,因为一直觉得口渴。我就问她,喝的是冷水还是热水,她说天那么热,当然和冷水。然后我就让她尽量喝热水,大概喝了一热水瓶的热水后出了一身汗,就基本不渴了。所以闭症的时候,要通过喝热水发汗,喝凉水的话毛孔是打不开的。闭症多见于尊荣人,也就是养尊处优的人,热天里一走,空调一吹,就生病了。脱症多见于辛苦人,经常在工地里干活的人,大量出汗,日复一日,大量体液通过出汗代谢掉了。还有一些跑步的人,在酷暑的天气里在外面跑步,然后人就晕厥了。古人之所以有“避暑”一说,就是说人要遵从自然规律,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古人碰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拿黄土在这个人的肚脐周围围一圈,然后对着这个圈撒尿。这在一些反中医的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这么脏的东西怎么能治病呢?但是并不是说脏的东西就没用,干净的东西就一定有用。这是一种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决定了你的行为模式。以前古代就是专门收集童子尿,然后这个童子尿对肾虚引起的哮喘是很有效的。因为小便是通过肾脏排出的,它就带有肾脏的能量,就能治疗肾脏相关的疾病。在上面那个中暑昏厥的例子里,由于中暑的人丧失了大量体液,而体液的产生又是跟肾脏息息相关的,所以可以通过在肚脐附近一圈撒尿的方式救治中暑的人。 我们再回到最开始所说的两个中暑的患者,他们在中暑的第一阶段过去后,到了第二阶段,也就是身体感觉很燥热。一个患者打电话给我,我让她买个西瓜吃,吃完后就告诉我人舒服了。第二个患者后来去看了医生,吃了辛温解表的药,还拔了火罐,花了元钱,效果可能还不如吃个西瓜。我刚学中医的时候,有一个观点是说西瓜这类的水果都是毒药,现在回过头想想这个说法很可笑。并不是说附子一定是好的,西瓜一定是不好的,这个要根据人体的需要来决定的。当然如果你在经期还吃西瓜的话,那肯定就是不好的。 那么我们来谈一下夏天怎么预防中暑,首先要放热,就是避免直接晒太阳,但也不是说整天呆在空调房间里,整天吹空调容易造成要么是闭症,要么是经年难愈的皮肤病。夏天要适当的出点汗,但不能太过。第二是防寒,不要吃寒凉的东西。夏天的时候因为天气热,人的毛孔是张开的,体内的温度相对较低,这时吃寒凉的东西更容易伤胃;而冬天身体是收藏的,体内温度相对较高。所以同样是寒凉的食物,夏天对人体的伤寒更大。所以夏天吃寒凉的东西更容易腹泻。夏天一个很好的饮料是酸梅汤,为什么,因为酸和甜加在一起是补阴液的。接触过《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人都知道,彭子益推荐的治疗小儿温病的方剂就是“乌梅白糖汤”。夏天的时候,整个人体是发散的,而酸主收敛,就会帮助身体不要过分发散。那么辣和甜加在一起呢?是补阳气的,这就是感冒的时候为什么要喝生姜红糖水。所以夏天的饮料是酸梅汤,但是不要买瓶装的,要自己买药材回来熬制。 还有很多人在夏天会得皮肤病,这是因为出汗的时候又吹了风,然后汗液无法完全排出,而汗液中的一些毒素就堆积在皮下,就容易产生诸如痤疮,湿疹等皮肤病。那么在治疗的时候,应该采取发汗的方式,让这个集聚在皮肤的物质排出来。也就是发汗药和清热解毒透表的药一起用。但是现在许多中医在治这个病的时候,总是用寒凉的药来调理,造成的结果就是一些女孩子的宫寒。所以我们治疗这个病的宗旨就是清热解表。 下面我们来说说儿科。现在的儿科医生越来越少,因为压力大,医生们都宁可去老年科看病,因为没什么压力。那么儿科的诊断主要靠脉诊,然后看孩子的状态到底是亢奋还是虚弱。外感病是儿科病中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比如伤寒或伤风。当宝宝发烧的时候,可以把孩子的手夹在你的两个手当中,你会发现有的孩子是手心热,有的孩子是手背热,手背热的就是阳病,手心热的就是阴病。外感发热就是手背热,食积发热就是手心热。有的时候孩子明明是食积,但家长就不停给孩子吃退烧药。如果是外感发热,那么吃退烧药还有一定的道理,帮助毛孔打开,热排出去发烧可能就退了。但食积不一样,它是由于食物积滞在肠道中而产生的发热,这个需要吃一点泻药,让积滞的食物排泄出去,烧就退了。孩子发烧还需要看一下舌苔,通常来说外感刚开始的时候舌苔是比较干净的。如果一个孩子是手心发热,发烧是早上退了下午又起,舌苔又比较厚腻,还有口气,这时候还一直给他用发汗药,那病情只会越来越重,最后热入血分,变成血液病了。这就是为什医院一直治不好,最后一查,得了白血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所有的内脏病都可以是由感冒引发。所以如果感冒了,然后只是一味地用药往里去压,压到内脏里面,就容易产生大问题。一般来说,外感没有喉咙痛,不口渴;食积通常伴有喉咙痛和口渴,舌苔也比较厚。 通常在梅雨季节等必将潮湿闷热的天气,“湿瘟”会比较常见,来看病的孩子常常都是说喉咙痛。那么“湿瘟”有哪些特点呢?1.舌苔厚重,一层白白的舌苔像豆腐渣一样,如果是外感的话,在初期阶段通常舌苔还是比较干净的。2.汗出不畅,后背会有湿湿黏黏的汗,但是出汗不畅,体温通常是早上降下去,下午又升高了。体内湿气很重,所以我们中医要化湿。碰到温病的时候不能吃西瓜,也不能吃小儿柴桂颗粒,医院看病,西医也常常会配小儿柴桂颗粒,但这个药是治疗风寒感冒的。那么温病有用什么方子呢?三仁汤。方子大家可以百度一下:杏仁,白寇仁(白豆蔻),薏仁,干姜,生甘草,滑石,半夏。对于比较严重的孩子,还可以用甘露消毒丹,对于治疗腮腺炎也很有效。如果是“湿瘟”,也就是咽喉肿痛,舌苔白厚,汗出不畅,那么久可以用这个药加以治疗。孕妇的情况就需要辩证了。通常来说孕妇在两种情况下需要保胎-太寒了需要保胎,太热了也需要保胎。先要对孕妇的体质有个判断:如果面色和唇色比较红,体力比较好,通常是热性的;如果平时脸色就黑黑青青的,体力不足,手脚凉,那么通常就是寒性的体质。那么对于寒性体质,如果你让她吃西瓜那就容易滑胎;如果是热性体质,吃西瓜还可以安胎。所以分清寒热非常重要。“补中益气汤”在这时就有个双面调节的作用,既可以保胎,也可以治流产后的胞衣不下。因为补中益气汤的作用是扶住人体的正气,当人体的正气足了的时候,身体自己会辨别是要保胎还是把留在身体里的胞衣打下来。所以前面我们一共讲了4种发热:中暑,湿瘟,食积,伤寒,大家要辩证,不要搞混了。下面我们说一下食积与咳嗽的关系。经常看到有孩子一直咳嗽,咳嗽糖浆和小儿推拿用了都没有太好的效果。他也没有受凉,就是不停的咳嗽,特别是下午咳得厉害。其实就是食积了,中医说肺与大肠相表里,就是因为大肠里有热,导致肺受到了影响。要吃一些化食积的药,咳嗽就好了。辨别食积的咳嗽也是看舌苔是厚重,口气重。 下面我们说说夏天西瓜吃多了导致腹泻怎么办。如果是儿童,很苦的中药可能难以接受,这时候我们可以用糯米,利用糯米的黏性去止泻。可以把糯米放在锅子里炒,炒到糯米上面出现一个小黑点,就可以了。炒过的糯米既有黏性可以止泻,也具有温中的效果,而且香香的,很适合小孩。 用这个炒过的糯米煮水,然后放点红糖调味,给孩子喝就可以了。那么大人当然也可以用这个方法,但是大人比较懒,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中成药-附子理中丸。那么如果有糖尿病可以用附子理中丸吗?因为附子理中丸里有蜂蜜,所以糖尿病人吃了以后血糖可能会升高。糖尿病的认知上可能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糖尿病人要少吃糖。但实际上一家人一起吃饭,吃同样的东西,为什么其他人没有糖尿病就一个人有糖尿病呢?所以糖尿病实际上是人体对糖的吸收和代谢的问题。如果碰到脾虚型的糖尿病,我们反而会让她吃一些甘性的药,因为甘补脾。许多送医的糖尿病人,是因为血糖低而送医,并不是血糖高。那如果是高血压呢?曾经帮一个血压高达的人搭过脉,但是他说身体没有任何不舒服,但是搭脉感觉血管弹性很差。这时候,患者可是受寒了,因为受寒导致的血管收缩而产生的高血压。这时就不能盲目的降压,而要用麻黄桂枝等发散的药帮他去寒。从西医的角度来说,麻黄和桂枝还是会引起血压升高的药,但是患者服药之后,血压却会降下来。 听众提问:为什么会有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的产生?因为怀孕时体内压力改变,一些细小的毛细血管受到挤压,这时身体为了维持血压循环顺畅,就会提高血压。那么糖尿病呢?孩子在母体内,会造成母亲的脾胃功能异常,那么糖代谢会出现暂时性的异常。所以孕妇要特别重视养脾胃。 下面讲一下急性喉炎,中医称为喉痹,发作的时候咽喉肿大引起呼吸困难,是很危险的。西医一般是通过雾化进行治疗。发作的时候,孩子咳嗽会呛,脸色发紫。喉痹是由于热气上冲咽喉,最快速的方法是放血。家里可以备一根验血糖的针,放血在两个部位,大手指少商穴和大脚趾内侧的大敦穴,一般在刺血之前可以先推一下要放血的部位,便于挤出血来。还有就是可以用六神丸化水服用,它可以清利咽喉,不过这个是治标的。这个病很容易复发。 下面将一下夏季易发的皮肤病-痱子湿疹等,一个特效的外用药就是黑豆馏油软膏,出自吴鞠通的方子。(目前淘宝上售卖的黑豆馏油软膏全是添加了大量化学物质的,有浓烈的异味,不建议给孩子用。) 问答环节: 问:奶结? 答:通草,王不留行,生麦芽(30克以上),猪指甲等。 ~整理团队:@celine张莉?, Echo~版权归%Young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加群(%Young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dongwanga.com/gdwblxyp/19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名家风采欧阳中石牢记十四条学书必有
- 下一篇文章: 产妇食补大全月子食谱超多经典做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