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君子海納百川

沐露梳風雲蒸霞蔚

——沐雲坊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

紫檀大班台

金丝檀空心

紫檀的产地和特征世上木材最珍贵的当属紫檀,紫檀英文为REDSAN-DALWOOD或REDSANDERS。它材质坚硬、木性稳定,可制作家具、乐器、工艺品等,还能雕刻出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紫檀最早是在印度热带森林与岛屿上被发现的。它在各种硬木中质地最坚、分量最重,除多红黑色外,有的黝黑如漆,几乎看不见纹理,虽不及花梨那样华美,但静穆沉稳,是任何木材都不能比拟的。紫檀数量稀少,见者不多,俗话说:十支紫檀九支空,百年不如一寸。现把紫檀家具做工等作一介绍:紫檀木主要产在南洋群岛热带地区,其次是印度支那及非洲。我国广东、广西曾经产过紫檀木,但数量不多。紫檀木亦称“青龙木”,为常绿亚乔木,高5.6丈,叶为复叶、花蝶形、果实有翼、木制坚硬、入水即沉。紫檀属豆科植物,据说世界上约有紫檀木植物70种:

木名

树名

拉丁学名

气干密度

主产地

紫酸枝

巴里檀

D.bariensis

1.07

越、柬

黄酸枝

柬埔檀

D.cambodiana

1.07

越、柬

红酸枝

交趾檀

D.cochinchinensis

1.06~1.09

越、柬、泰

黑酸枝1

刀状檀

D.cultrate

0.93~1.19

缅、泰

黑酸枝2

黑黄檀

D.fusca

0.92~1.04

中、缅

油酸枝

宽叶檀

D.latfnolia

0.75~0.82

印度、印尼

花酸枝

奥利檀

D.oliveri

1.04

缅、泰

香枝

降香檀

D.odorifera

0.94

中国海南

轻香枝

印度檀

D.sissoo

0.67~0.80

印、巴

花梨

柬埔紫檀

P.cambodianus

0.94~1.01

越、柬

花梨

大果紫檀

P.macrocarpus

0.85~0.96

缅、泰、印、老

花梨

囊状紫檀

P.marsupium

0.75~1.01

印度

花梨

鸟足紫檀

P.pedatus

0.96~1.01

越、柬

红花梨

安达紫檀

P.dalbergiodes

0.69~0.88

印度

轻花梨

印度紫檀

P.indicus

0.54~0.74

印度至东南亚、巴新

紫檀

檀香紫檀

P.santalinus

1.05~1.26

印度

质佳者有15种,因其材质大多呈紫黑色,故称“紫檀”。紫檀的导管充满橘红色树胶,故管孔如颗颗红星,民间有“金星紫檀”之说。产于我国有两种:一为紫檀;一为蔷薇木。美国施赫弗曾对紫檀木做过调查,因为中国从印度支那进口的紫檀木是蔷薇木。通常说紫檀无大料,而从现存传世紫檀器物看,大料占相当比重,与紫檀木的生态不符,而与蔷薇木的生态却很相似。经过考证,把紫檀划为檀香类,因为紫檀是檀香的一种。檀香有数种,有白、黄、紫色。又说:檀香出广东、云南及占城,皮青色而滑泽;檀香皮质而色黄,为黄檀;皮色白洁为白檀;皮为紫洁为紫檀木,并且坚硬而清香,而白檀优良。紫檀有新者、有老者;老者色紫,新者色红;都有不规则的蟹爪纹。紫檀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颜色呈犀牛角色,它的年轮较大多是绞丝状的,尽管也有直丝的地方,但细看总有绞丝纹。紫檀木鬃眼细密,木质坚重。鉴别新老紫檀的方法是:新紫檀用水浸泡后掉色,在新紫檀上打颜色不掉;老紫檀浸泡后不掉色,但老紫檀打上颜色一擦就掉;但用酒精来泡色泽鲜艳,不同的品种用酒精来泡色泽也不同。

紫檀的来源和使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与使用紫檀木的国家,据史书记载,始于东汉末期,晋崔豹《古今注。草木》曰:此木“出扶南而色紫,亦约紫檀。”此后历代均有著录,如:苏恭《唐本草》、苏颂《图经本草》、叶廷珪《香谱》、赵汝适《诸蕃志》、《大明统一志》、王佐增订《格古要论》、李时珍《本草纲目》、方以智《通雅》、屈大均《广东新语》、李调元《南越笔记》等,都有关于紫檀木的记载。唐朝有诗句:“黄金捍拨紫檀槽,兹索初张调更高。”我国大量使用紫檀,并使紫檀家具工艺达到顶峰时期是明、清两代。如今,当时的紫檀家具,已成为明清家具中的瑰宝,明代时,此木为皇家所重视,开始在国内大规模采伐。由于紫檀木数量稀少,很快将国内檀木采光了。   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和郑和七次下西洋,沟通了与南洋、南亚和各国的贸易及文化交流。朝廷便派官吏赴南洋群岛采办,大量船队源源不断地运回紫檀,凡可以成器物者,全部捆载而去。截至到明末清初,全世界所产紫檀木的绝大多数,尽汇集于中国。一直到明朝灭亡,南洋所产紫檀木几乎都汇集到中国,分储广州与北京。掠夺性采伐,顿时来源枯竭,这就使得紫檀木成为世界珍稀木材,身价倍涨。清代所用紫檀木多为明代所采,清代也曾从南洋采办过新料,但大多说粗不盈握、曲节不直。这是因为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殆尽,清明尚未复生。来源枯竭,这也是紫檀木为世人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再从清代粤海关和浙海钞关对紫檀、紫榆实行不同税率(每百斤紫檀税银9钱[粤]或5钱[浙],而紫榆税银3钱)。由此可见紫檀木的珍贵,税率都比其他的木材高,也足以说明紫檀与红木(紫榆、酸枝),是两类不同的硬木。      欧美人士较中国更重视紫檀木。因为他们从未见过紫檀大料,认为紫檀决无大料,只可做小巧器物。中国大陆的紫檀为紫檀属,但日本人却把广州的酸枝当紫檀;国内还把小叶红豆(ormvsiamicrophylla)的紫红色心材叫紫檀的。据传拿破仑墓前有五寸长的紫檀棺橔模型,参观者无不惊慕,以为稀有。及至欧美人来北京后,见到许多紫檀大器,才知紫檀之精英尽聚于北京,于是多方收买,运送回国。现在欧美流传的紫檀器物基本上都是从中国运去的。由于运输困难,他们并不收买整件器物,仅收买柜门、箱面和桌面有花纹的,运回之后,安装木框,用以装饰。清代中期以后,由于紫檀木的紧缺,皇家还不时从私商手中高价收购紫檀木。以后逐渐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无论哪一级官吏,只要见到紫檀木,决不放过,悉数买下,上缴皇宫或各地皇家织造机构,清中期以后,各地私商囤积的木料也全部被收买净尽。这些木材,为装饰圆明园和宫内太上皇帝宫殿(故宫外东路)用去一大批;慈禧六十大寿和同治、光绪大婚后,已所剩无几。至袁世凯复辟时遂将仅存的紫檀木全数用光。

紫檀家具做工    明清两代制作紫檀家具极为讲究,明式紫檀家具多以光素为主,偶有雕刻装饰,也不过是点缀而已。有些大件家具,为搬运方便,还常采用活榫开合装置,接口严密,结构巧妙,各部件用料厚实。且做工精细,给人以坚实、稳重、圆润、细腻的感觉。这是明式家具的典型特点。   紫檀包镶家具,也常采用光素手法。原因是料薄不宜雕刻。制作包镶家具时,先用柴木或其他硬杂木做成家具骨架,然后用紫檀木薄板四面粘贴,不露木骨,并且把薄板的拼缝处埋在棱角处,不经过观察很难看出破绽。如将器物抬起掂一掂,从器物大小和木质比重方面也能证实是否包镶。有些大件器物采用包镶手法,目的在于减少器物重量以便于搬动,加上做工精细,仍不失为上品。也有的工匠出于经济目的,以少量碎料做出多件器物而采用包镶手法的。这类家具大多制作不精,年长日久,胶质失效,以致包板脱落,影响观瞻和使用。清雍、乾时期,家具行业一改明代朴素大方的风格特点,喜好装饰繁琐的花纹,用以表示祥瑞、如意、福寿等内容。皇宫家具大都不惜工本,用大材以便雕刻各式高浮雕纹饰,形成豪华和富丽堂皇的气氛,和明式家具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清代乾隆时期制作的一件紫檀木架子床,它不仅用料粗壮,形体高大,且四足及牙板、床柱、围栏、上楣板等,全部镂雕云龙纹,床柱的直径都在十厘米以上,床足约二十五厘米见方,床顶还安有近四十厘米高的云龙纹毗虎帽。整个器物雕工细腻,即玲珑剔透,又恢宏壮观,给人以一种庄严华丽之感。进入清末,紫檀大料难得,有的大器,往往以小料拼合,然后雕刻花纹,不留衬地。这样做,即起装饰作用,同时又掩盖了拼缝的痕迹。如果是碎料拼板包镶后,再雕刻花纹的话,多属清末民国时期旧家具行专为赚钱而做的假古董。

木中之王话说紫檀   目前海外兴起了一股收藏中国红木家具的热潮。在中国红木家具中尤以紫檀最吃香,因为紫檀有木中之王雅称,据说在澳门,一套一桌四凳的紫檀家具,价格高达九十万澳元。紫檀木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木材,据说它要年才能成材,不仅质地坚硬、纹理纤细,而且色调深沉、情趣凝重,华丽而内敛。它的质地美与中国古代工艺美熔于一炉,便成为古典家具的辉煌结晶。如今,我们可以在故宫里欣赏到众多的紫檀木、柜、桌、椅、几等精美家具。民间也有紫檀家具,国内大多数紫檀家具落户广州、北京。   紫檀木也能掺假,古话说“十支紫檀九支空”,别看图片都是实心材,大部分都是空心材。由于紫檀木的昂贵,购买时都是按吨计算,一立方紫檀木kg。在97年时,南通顾永琪购置南洋紫檀木多吨,其中部分空心材里面灌满了沙子,两头用紫檀木砸死,从外表看不出用紫檀木欑砸死,分量加重,顾老板发现后与外商协调,但外商还比较讲信誉,一次性赔偿了顾老板20吨紫檀木。所以在选购紫檀木时里面有很大的技巧。   紫檀木对人体起保健作用,睡在紫檀木床上、坐在紫檀木椅上对腰疼、腿疼、舒筋活血特有疗效。

蜜蠟青金小葉檀,

博納沐雲聚寶觀,

靜心和氣盤手撚,

不願騰雲反爲仙。

——沐雲坊志

您可以有以下方式添加

1、请在







































白癜风的专科专家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dongwanga.com/gdwblxyp/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