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天地案上乾坤叶永晟
掌中天地案上乾坤 文房四宝 是古代文人墨客抒情达意、指点江山的案头必备。宋代大诗人陆游的《笔砚纸墨戏作》中写到“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道出了古代文人儒士心系笔墨、情寄山水的广博胸怀,同时也折射出“文房四宝”独有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气质。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书写手段的日新月异,文房四宝的实用价值也渐行渐远,但是,她所蕴含和凝结的文化魅力和民族精髓却时时触动着我们的灵魂。 年7月,《掌中天地案上乾坤——中国古代文房精品展》在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开展,展览以其古朴厚重、简约凝练的身姿亮相包头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展览展出了“清心精舍”主人及其友人历经40余年潜心收藏的一批文房精品,主要包括笔、墨、纸、砚及其派生的文房用品和文房清供约百余件文物精品。展览以雅致细腻、疏朗隽秀的展陈形式和图文并茂、特色独具的展览手法,展现了一段古代文人墨客与文房用品传承千年、难以割舍的不解情缘。 随着舒缓悠扬的古琴乐曲步入展厅,在薄暮柔顺的灯光笼罩下,一件件玲珑剔透、精雕细琢的文房清供透过展柜更显得熠熠生辉、晶莹夺目。雅静的展厅里,淡淡的书香弥漫开来,身心也随之陶醉。移近展柜,一张古香古色的红酸枝炕桌让人眼前一亮,精选考究的材质、古朴凝练的造型,做工繁复的拐子龙纹和三弯外翻马蹄足,赋予了炕桌雅而不俗的贵族气息。在桌上疏落有致地摆放着几样精巧入微的文房清供。有清代经学家毛奇龄所著的巾箱本《西河合集·四书改错》三册、民国制瓷大家张志汤的粉彩山水小香筒一个,有虬劲突兀、屈曲有致的银质古梅桩一枚,线条流畅、惟妙惟肖的黄铜银杏叶镇纸一款,有墨韵四溢、古朴圆融的白铜椭圆墨盒一方,风格稚拙、造型别致的青玉骆驼香插一个。件件都让人赏心悦目、款款均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白铜墨盒更是独具匠心,盒面上有蝇头小楷錾刻着“腕知运笔,提起中锋,挥毫大胆,布置罗胸,笔前用意,笔后横纵”的诗句,娓娓道出了中国书法研习的要领。整个炕桌陈设协调古雅,桌上用品独具古韵、特色鲜明,不知是何方才子佳人才配拥有这等儒雅古拙的文房精品。 移步向前,一幅色彩明艳奇秀的中国山水画让人驻足。卷长.5厘米,宽51.5厘米的绢绘山水画铺满整个展柜,这幅宏图巨制是宋代青年才俊王希孟的呕心之作——《千里江山图》(高仿品),其真迹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该画作以传统“青绿山水”画法为基础,用精细的笔触,精准的刻画描摹出峰峦岗岭、奔腾起伏,江湖河港、烟波浩渺,一幅气势磅礡、雄浑壮阔的中华锦绣山水图跃然纸上。作者王希孟18岁进入宋徽宗的皇家画院学习中国山水画,由于天资极高,深受宋徽宗赵佶的器重,得以秘传技法。政和3年(公元年)之前,王希孟倾其毕生所学和全部心血创作了这卷名满天下的《千里江山图》,一举登上了青绿山水画创作的巅峰。但少年功成、英才早逝的王希孟从此绝迹画坛,《千里江山图》也成为其独步天下的唯一力作。画卷的右上角附有乾隆皇帝的提诗,一句“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就可以看出皇室收藏鉴赏大家乾隆皇帝对该幅画卷的高度赞赏。 在展厅东侧素洁淡雅的展柜内,错落有致地陈放着观众耳熟能详的各式各样的笔墨纸砚及其书房用品,通过图板释疑、文字概要、实物对照等方式传递出了每一件文房用品的材质功用和工艺造型的文化信息,让观众从多个角度了解中华笔墨文化的博大精深。展柜一角,一块玲珑有致、包浆玉润的寿山朱砂石笔搁横卧于展台上,一支斑驳古雅的玳瑁狼豪毛笔枕于其上,其旁放置一个晶莹如漆的棕红色料器水盂,内插铜錾花水勺一支,亭亭玉立、飘逸俊秀的盆栽菖蒲静候一侧,这种简而不陋、雅而不俗的陈设不正是古代文人墨客执意追求的简约雅致、超凡脱俗的情致吗!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就是典型的代表,仅凭一支笔、一张纸、纵横天下,一盒墨、一方砚尽显沧桑,创作出了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聊斋志异》。 文房四宝中砚台是大家司空见惯的常用品,但是其种类之繁多、内涵之丰富难探究竟。本次展览展出的砚台是难得一见的砚中珍品。有设计奇巧、遇寒不凝的天蓝釉暖砚,有色泽纯正、烧造不易的郎窑红朱砂砚,有形制奇巧、造型简约的紫砂倭角六方朱砂砚,有价格不菲、异种足珍的艾叶绿石朱砂砚。每一方砚台都是那么独具匠心,每一个砚台都在诉说着一个感人的传承故事。在一个方形展台上并排摆放着两方并不起眼的黝黑砚台,显得古拙厚重。一方为广东肇庆云龙纹端砚,一方为书法篆刻大家邓散木的云纹歙砚。广东端砚、安徽歙砚、甘肃洮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端砚以其石质润滑细腻,研墨不滞,墨汁细滑著称,宋朝诗人张九成用“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之语赞美端砚,可见该端砚在低调的身影下隐藏着卓尔不群的品质。歙砚则以石质坚韧、纹理美丽、历寒不冰示人。该方歙砚又被号称“北齐(白石)南邓”的现代书法、篆刻大家邓散木所用,更是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信息,可知其价值不菲。墨成就了砚台,砚台也赋予了墨五彩的人生。长久以来,由于墨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据传三国时期的曹操以及宋代司马光都嗜好收藏墨锭。由于制墨工艺精细繁复、品质出众,清代的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和胡开文四家被誉为徽墨"四大墨王"。顺着展柜向前,有四组宝墨静静地躺在展台上诉说着自己显赫的出生。第一组为松滋候墨,通身饰以阳文勾云、方环及菱形纹饰,背部漱金瓦当文“延年益寿”,下部书“胡开文监制”,胡开文为乾隆时期制墨名手。第二组为一对朱砂墨,上书楷书“十万杵”和“八宝龙香剂”,分别由清代制墨“四大家”之一的曹素功监制及其八世孙云崖造。第三组为湘阴左氏珍藏墨,正面开光雕二龙戏珠,宝珠中印篆书“香”字,背面楷书“湘阴左氏珍藏墨”,周身雕卷云纹,做工细腻精致,为晚晴权臣左宗棠收藏。另外一组为曹素功精选上等松烟制成的“黄海松心大卷墨”,该墨体型娇小,便于携带,是科举考试的专用墨之一。 不经意间,目光穿梭于古韵流香的博古花笺、构思巧妙的紫檀笔掭、包浆红润的马鞭竹笔搁和刻画脱俗的东坡先生笠屐图镇尺等文房精品之间,让人留连顿足、回味无穷。来到展厅北侧的展柜,按照材质类型不同分设陶瓷文具、百宝嵌工艺文具、玉石类文房清玩和竹木雕文房摆设等展柜。在陶瓷文具展柜内,陈列有刘恒祥粉彩花鸟笔筒、釉里红鲤鱼跃龙门水盂、余翰青粉彩花卉墨床、青花山水瓷板砚屏和徐仲南粉彩竹石洗等文房用具。其中一件陈鸣远款紫砂南瓜水滴引人注目,器型饱满、栩栩如生,如同一个浓缩的小南瓜陈放在展台上。该砚滴是以紫砂制成南瓜形,瓜身中空便于注水,瓜口形状为梅花瓣状,瓜蒂被巧妙地制成滴盖,中间开一孔与瓜身相通,瓜蒂与瓜身打磨的严丝合缝,不留丝毫缝隙,只有整个瓜身旋转到一定角度方可滴出水来,足见当年制作工艺之精湛,构思之严密。瓜身上刻行书铭文“瓜瓞绵绵,甘之永年”寓意世代绵长、福禄连年之意。走到玉石类文房清玩展柜前,高低错落、陈设有致的展台上,晶莹剔透的玉石文玩吸引着观众的目光,让人迈不开步。有青白玉叶形笔掭、石雕树桩印泥盒、青田石微雕唐诗八方洗、寿山石欢喜猪笔搁和青玉滚尘马摆件等文房用品,个个都是精品,件件都是宝贝。尤其是那件寿山石吴昌硕款小水盂,小巧精致、包浆腻手,其底部刻有“昌石”印章,该水盂应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所用。由于材质名贵、雕工精细,又为名人典藏,故其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展厅中央的独立展柜以其精致典雅的陈设、华而不奢的展品彰显了文房精品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的艺术特质。有玉质莹润、憨态可掬、惟妙惟肖的青白玉子母马书镇和白玉骆驼书镇;有精光内蕴、雕刻入微的铜制博古图镇尺、郭则沄书法镇尺、王雪涛螳螂捕蝉图镇尺和黄山寿东坡赤壁图镇尺;有构思华美、做工上乘和巧夺天工的紫檀百宝嵌花鸟笔筒、紫檀髹漆百宝嵌诗文花果笔筒和酸枝木百宝嵌古琴式镇尺;有形状各异、秀逸有致、技法高妙的清代石刻印章等,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文房精品闪烁着耀人的光芒,让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养了“文房四宝”,精美的“文房四宝”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人文传承的无限魅力。 慢慢踱出展厅,不由得回首顾盼,那憨态可掬、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的竹根雕布袋和尚稳坐展台,乐呵呵地观望过来,恍惚间经历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漫游。 以上内容来自《包头日报》 目前已有10万+白殿疯北京哪里治疗好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dongwanga.com/gdwblxyy/1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盟主之王
- 下一篇文章: 张国擎沉沦天王府丨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