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这条村高达人脱贫!

跟小编来一起看看吧~!

驱车进入英德市九龙镇,一路上偶尔还能见到一两片残存的砂糖桔园,园子里的桔树泛黄,杂草丛生。在英德九龙镇金鸡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陈观水的回忆中,早几年进入九龙镇,一路上都可以看得到大大小小的砂糖桔园,一些种植大户靠砂糖桔年收入数十万甚至近百万,“很兴旺”。

这条村怎么了?

好好的砂糖桔为什么没了呢?

金鸡村

金鸡村位于英德九龙镇,距镇区约5公里。村民以外出务工、传统农业种植为生。全村曾经的支柱产业为砂糖桔种植,后因黄龙病砂糖桔产业被摧毁,新的产业尚未建立起来。

此轮精准扶贫周期内金鸡村被定为省级贫困村,由广州市协作办及清远日报社对口帮扶,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发展鹰嘴桃等新的种植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

一切的转变来自于一种号称“柑橘癌症”的黄龙病蔓延,九龙镇及其周边其他镇区所种植的砂糖桔相继染病,包括金鸡村在内的砂糖桔种植面积近乎腰斩,剩下的果园也结不出多少果子。

九龙镇金鸡村党支部书记陈观水受聘为清远全国首批“乡村新闻官”,播报新闻推介农产品

延伸:什么是黄龙病?

柑橘黄龙病,是由一种限于韧皮部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能够侵染包括柑橘属、枳属、金柑属和九里香等多种芸香科植物,中国19个柑橘生产省市区中已有11个受到该病危害,严重制约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曾经赖以生存的砂糖桔产业在被黄龙病摧毁后,英德九龙镇金鸡村开始寻找新的求富之路。由广州市协作办及清远日报社组成的扶贫工作队驻村后,成为了这个省定贫困村求富之路上的“引路人”。

大患在前

扶贫工作小组是怎么做的?

引种新品种水果,打破单一砂糖桔种植局面

金鸡村辖区内一个小山坡上,一株株鹰嘴桃树占满了整个山坡。临近9月,桃园里的鹰嘴桃已采摘完毕,但密密麻麻的桃树叶仍保持着深绿色,将山坡装扮一新。这是承担着金鸡村产业复兴及贫困户脱贫双重任务的百亩鹰嘴桃种植基地,由英德市九龙镇龙兴大地农业合作社联合社在年打造,基地建设投入所有资金中的40万元来自于省财政的专项扶贫资金。

▲驻村工作队申请扶贫专项资金40万元,入股当地合作社种植了近百亩鹰嘴桃。清远日报记者李作描摄

广州市协作办驻金鸡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王鹏介绍,扶贫资金以入股的形式投入到合作社的鹰嘴桃种植项目,合作社每年拿出投入资金的10%给贫困户进行分红。合作期共三年,三年满后收回本金。日常合作社有用工需求时,也优先聘请村里的贫困户。除了鹰嘴桃,依托村里的种植大户,金鸡村引进种植的新品种水果还包括亩澳洲坚果,亩苹果枣。驻村扶贫工作队都从资金、技术方面对这些基地进行了支持。

▲驻村工作队在种植基地查看鹰嘴桃长势。清远日报记者李作描摄

55岁的陈观林是村里的贫困户,与其他人喜欢种植新品种水果不同的是,他还是更喜欢种植九龙镇传统的麻竹笋。

家里的麻竹共有0棵,现在正是采摘的时节,陈观林每隔两三天采摘一次,每次采摘约多斤,今年依靠麻竹笋,陈观林已经有了0多元的收入。家里养的鸡也卖掉了一部分,小女儿今年刚被大学录取,有了这些钱,再加上扶贫的教育补助资金,陈观林刚好可以给女儿凑齐学费。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贫困户陈观林两个小孩都读上了大学。清远日报记者李作描摄

西牛、九龙等镇是英德麻竹笋种植大镇,种出的笋品质好,曾出口到日本等国家。为了支持陈观林种植麻竹笋,驻村工作队利用扶贫资金给陈观林购买了肥料以及小型的农机。

陈观林种植麻竹笋也刚好符合英德市推出的贫困户产业“奖补”政策,驻村扶贫工作队也及时帮陈观林申请了“奖补”资金。今年初,借助扶贫危房改造政策,陈观林一家也建起了新房。“我们希望通过引进新的水果品种,以及扩大传统的麻竹笋种植面积,改变以往村里仅种植砂糖桔的单一种植结构,在砂糖桔产业难以为继的情况下,通过新品种来带动村民致富。”王鹏介绍说。除此之外,驻村扶贫工作队还相继利用扶贫资金入股到广州开发区导地光伏项目及英德“九龙小镇”旅游项目,为贫困户带来资产性收益。

▲驻村工作队队长王鹏(右)与村支书、驻村第一书记商议光伏发电项目收益分红。清远日报记者李作描摄

全村42户住房危困户申请危房改造补助

临近中午12点半,贫困户刘德房一家正围坐在餐厅里吃饭。夫妻俩加三个小孩,一家人的饭桌上显得十分热闹。刘德房的房子不大,仅一层,约70多平方米,一间大客厅,两间卧室,厨房、卫生间也一应俱全。客厅靠里侧摆着沙发和茶几,是一家人休闲及招待客人的场所。虽然房子不大,但建好这栋房子刘德房还是花了将近7万块钱。家里三个小孩读书,还有一个老人要养,光靠刘德房和老婆两个人在家里种种农作物,根本没法掏出这7万块钱。好在驻村扶贫工作队为刘德房申请了4万块危房改造资金,刘德房再拿出自己3万块积蓄,最终顺利把房子建了起来。一家人也有了一个安定的家。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刘德房一家住上了新房。图为家中3个女儿午饭后在家门口闲聊。清远日报记者李作描摄

“等到今后有钱了,再把二楼建起来,到时候家里就更宽敞了。”刘德房说。刘德房一家的新房是驻村扶贫工作队两年多时间里已完成的17户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之一。王鹏介绍,目前驻村扶贫工作队已为全村42户住危房贫困户申请了危房改造补助,年完成改造10户,年完成7户,剩余25户因指标问题延迟到年完成。

▲驻村工作队在加强扶贫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指导村委会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图为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陈屋村小组。清远日报记者李作描摄

除了住房改造,医疗、教育的帮扶也在同时进行。两年多时间里,驻村扶贫工作队为全村42名学生申请了省教育补助,每人每年元,年秋季的已全部到户。广州市协作办同时使用自筹资金为年、年考取的5名大学生给予0元的生活费补助。年6月,扶贫工作队联系组织广州白云广雅实验学校到金鸡村开展教育帮扶和物资捐赠。广州白云广雅实验学校与金鸡村小学开展了“手拉手、献爱心、心连心、共成长”联谊活动,优秀学生代表介绍了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表演了文艺节目、开展了团队互动拓展游戏,并捐赠了价值超过0元的教学物资。医疗方面,使用自筹资金为全村贫困户人口购买年的医疗保险,同时出资0元帮助重新建设了卫生站,目前已投入使用。

来源:清远三农

编辑:英德市新闻信息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dongwanga.com/gdwblxyy/18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