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期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s://handan.house.qq.com/a/20160726/025122.htm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s://handan.house.qq.com/a/20160726/025122.htm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s://handan.house.qq.com/a/20160726/025122.htm 今日练习 李某,男,年四旬余,昆明市人。 患痰饮咳喘病已八、九年,经中、西医屡治未愈。 诊其脉左弦右滑,两尺弱,心脉细短,肺脉滑大,按之则空,舌苔白滑而腻,面色青黯,目下浮起如卧蚕。咳痰气喘而短,胸闷痰滞,头疼目眩。食少无神,畏食酸冷,渴喜热饮而不多,小便短赤,咳时则遗。入夜难眠,行卧惟艰,值阴雨天寒尤甚。 处方:__。(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旋覆代赭汤加味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期原医案 黄某,女,二十五岁。 归国华侨,云南某大学学生。 患呃逆证已一年余,曾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显。每于精神紧张之时,呃逆更甚。自觉胃中饱闷,时有逆气上冲,气冲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近来逐渐加剧,以致情绪不安,心情烦闷,睡眠差,影响听课学习。年夏,患者来中医学院就诊于余,呃逆频作,面色少华。舌淡质嫩,苔腻微黄,脉象沉缓而弦。 处方:旋覆花9克。代赭石12克。法夏9克。明党参15克。砂仁9克。厚朴9克。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6克。 服二剂后,呃逆减少,间隔时问有所延长,脘闷气逆亦感减轻。患者自知服药有效,情绪亦好转,睡眠、饮食均有改善。脉沉缓,关部尚弦。腻苔已退,苔薄白而润。继以温中益气,和胃降逆治之。用前方,明党参增至30克,加入公丁3克,柿蒂6克,连服四剂,呃逆不再发作。 按语 《景岳全书》曰:“致呃之由,总由气逆。”此系阳虚胃寒,中焦气机升降失调,寒气上逆,胃气不降所致。治宜温中降逆,调和气机,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味。 “呃逆之由,总由气逆”,乃中焦气机升降失司,逆气上冲所致。阳虚有寒者,宜温中降逆为主。阴虚有热者,宜苦寒降逆为主。总不离乎调理升降气机为原则。若久病之人,突发呃逆,则为脾肾气机将绝,宜以大剂回阳降逆,如吴萸四逆汤、白通汤、人参干姜附子汤之类,以求挽回生机。若徒治其标而忽弃其本,不但呃逆难止,生命亦难保无虞矣。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伤寒论》第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dongwanga.com/gdwblxyy/18600.html
- 上一篇文章: 名中医的手眼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