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新题速递P3172023122
笔记:天湄的小花园 13.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A.不会 B.会 答案:B 14.封山育林常采取的方法包括全封、轮封、半封3种。其中,是将山封闭起来,平时禁止入山,到一定季节进行开山,在保证林木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有组织地允许群众入山,开展各种生产活动。 A.半封 B.轮封 答案:A 一定季节开山→半封(一半) 15.封山育林是培育森林资源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封山”和“育林”中,“”是目的。 A.封山 B.育林、护林 答案:B 封山育林→“育林、护林”是目的。 16.封山育林要坚持以为主,封育结合,封、造、管、育、护并举的方针。 A.育 B.封 答案:B 封山育林→以“封”为主→以“育”为目的 17.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印发-年度小麦茎基腐病防控技术方案》,小麦茎基腐病主要侵染小麦茎基部,在小麦生长全生育期均可能为害,可防,必须立足“预防为主,综合防控”重点要落实预防措施。 A.不可治 B.可治 答案:A “可防不可治”类→必须“预防为主,综合防控” 18.根据农业农村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专家组发布的《年秋收农作物秸秆科学还田指导意见》,东北地区是水稻和春玉米主要产区,该地区因洪涝导致田间积水或严重倒伏而无法进行机械收获的地块,实施秸秆还田。 A.不宜 B.适宜 答案:A 无法进行机械收获→不宜实施秸秆还田(无法→不宜) 19.根据农业农村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专家组发布的《年秋收农作物秸秆科学还田指导意见》,水稻秸秆还田适用于东北耕层较厚的稻田区域,以及不积水的田块。 A.旋耕 B.翻埋 答案:B “翻埋还田”适合耕层较厚+不积水的田块(埋厚一点!--电锯惊魂~) 20.根据农业农村部小麦玉米专家指导组等发布的《年黄淮海夏玉米冬小麦“双晚”技术意见》,夏玉米冬小麦“双晚”技术是指在黄淮海等地区夏玉米适期晚收、冬小麦适期晚播,使玉米可高效利用光热资源延长籽粒灌浆时间、提高产量和品质,使小麦可减少水分消耗、避免冬前旺长、确保安全越冬。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让我们学习何谓“双晚”!(夏玉米晚收+冬小麦晚播!哇~还是两个不同的作物!) 21.根据农业农村部小麦玉米专家指导组等发布的《年黄淮海夏玉米冬小麦“双晚”技术意见》,玉米最佳收获期为。 A.蜡熟期 B.生理成熟期 答案:B 玉米最佳收获期--生理成熟期(网摘:玉米的成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玉米收获的最佳期是完熟期。) 延伸阅读:玉米生长周期为~天:①发芽期:种子播下后,第1天胚部发芽。②破土期:7天后种子长出嫩黄芽破土而出,阳光照射后黄芽会变成绿色。③生长前期:小苗长到27天左右时开始拔节。④生长中期:到52天左右时,玉米开始抽花丝,顶部出现雄花粉。⑤生长后期:在天左右时,玉米长成棒状,完全成熟。 22.根据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等发布的《年全国小麦秋冬种指导意见》,连年容易造成麦田表层土壤疏松、透风跑墒,尤其秸秆还田地块更要及时耙平镇压,紧实土壤,压碎土块,为小麦播种提供良好条件,促根系发育下扎,增强小麦抗旱抗倒能力。 A.旋耕 B.深松耕 答案:A 连年旋耕容易造成麦田表层土壤疏松、透风跑墒 旋耕是指通过农业机械设备,如旋耕机或旋耕耙,将土壤进行深度翻耕的过程。 旋耕的深度一般是12-13公分,不超过15公分。(相比传统的深耕、翻耕方式,旋耕可以减少土壤的损伤和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和有机物含量,还能节省人力、能源和时间。) 23.根据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等发布的《年全国小麦秋冬种指导意见》,适期播种小麦是培育冬前壮苗的重要措施,在适宜播种期内,因播期、地力水平适度调整,播期较早的,播种量宜些;土壤肥力较高的条件下,播种量宜些。 A.多多 B.少少 答案:B 冬小麦--播期较早的,播种量宜少些;土壤肥力较高的条件下,播种量宜少些。(原因:早播或是土壤肥力足,通常小麦生长快,分蘖多,因此播种量宜少) 24.根据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等发布的《年全国小麦秋冬种指导意见》,土壤“抓土成团、轻丢即散”是小麦播种的最佳墒情。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抓土成团、轻丢即散”是小麦播种的最佳墒情。 墒shāng,田地里土壤的湿度。墒情是指对农作物耕作层土壤水分的增长和消退程度进行的预报。 25.根据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等发布的《年全国小麦秋冬种指导意见》,小麦播种时耕层的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5%左右。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冬小麦—最佳墒情--土壤相对含水量75%左右 26.根据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等发布的《年全国小麦秋冬种指导意见》,我国西南麦区冬暖春早,倒春寒、冬干春旱等灾害发生频繁,过播种播种易遭低温冻害,过易受干旱影响。 A.早迟 B.迟早 答案:A 西南麦区—冬小麦—过早易受冻;过迟易受旱 27.根据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等发布的《年全国小麦秋冬种指导意见》,在适宜墒情的条件下播种,有利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及时长出下扎,植株抗逆能力增强。如遇阴雨天气,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进行散墒。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阴雨天气要“散墒”(为了排除田间积水)! 28.根据农业农村部小麦玉米专家指导组等发布的《年黄淮海夏玉米冬小麦“双晚”技术意见》,种植中晚熟品种和晚播晚熟的地块、玉米籽摘粒含水率超过35%时,采取摘穗。 A.机械 B.人工 答案:A 玉米籽摘粒含水率超过35%时,采取机械摘穗。(网摘:玉米机械收获分机械收穗和机械收籽粒2种方式。水分大时,易造成籽粒机械破损,因此,为减少机械收获的破损率和提高玉米商品性,机械摘穗的籽粒含水量必须小于25%以下,直接脱粒收获的玉米籽粒含水率必须控制在20%以下。)哇塞!简直了!我学习了!感觉自己即将蜕变成一位有玉米采摘知识的专业~农民! 29.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的《年甘蔗秋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是甘蔗产量形成和蔗糖分积累关键时期。 A.秋季 B.春季 答案:A 秋季—收甘蔗 30.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等发布的《年秋冬季露地蔬菜及设施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露地甘蓝生产中,土壤酸化严重时可适量施用石灰调理土壤。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地栽甘蓝—土壤酸化时—石灰可改善PH值(甘蓝这东东,个人认为更适宜作观赏用,哈哈——谁叫它太美!) 31.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等发布的《年秋冬季冬小麦、冬油菜、马铃薯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针对华北平原及关中平原灌溉冬麦区域冬小麦施肥数量比例与作物需求不协调,基肥用量偏高后期氮肥供应不足等问题,施肥时要合理调控氮、磷、钾肥用量,推广应用配方肥。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必须正确!因为我不懂(让不懂的人挑专业意见的毛病,显然不明智——-这是我对待各种专业解释判断题的一贯态度,嘿嘿!全说了,本题库的判断题“正确”选项本身就占80%以上!实在不行,咱蒙~) 32.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等发布的《年秋冬季露地蔬菜及设施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针对设施黄瓜生产中存在的施肥比例不合理以及连作障碍等问题,施肥时应根据不同生育期养分需求氮肥和钾肥主要作追肥,少量多次施用,避免追施磷含量高的复合肥,不宜频繁追肥。 A.苗期 B.结瓜期 答案:A 黄瓜苗期不宜频繁追肥(不然就“徒长”了呀!--只长叶茎不结瓜—无用巨婴) 33.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的《年甘蔗秋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甘蔗成熟后应依据“”的原则进行收获。 A.先熟先收砍,晚熟晚收砍 B.先熟晚熟统一收砍 答案:A 甘蔗成熟后应依据“先熟先收砍,晚熟晚收砍”的原则进行收获。(未熟未糖化) 34.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的《年甘蔗秋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秋季甘蔗生长快,田间容易郁蔽,光照不足,加之田间湿度大,病虫害容易发生。应及时剥除枯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提升光合作用,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含量,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秋季甘蔗—应及时剥除枯叶(采光+通风+防病虫害—其实各种作物或花花草草也都是这样的,不然很容易长出很多各种病虫,而且传染性极强,我的金银花、月季花甚至榕树盆景全都曾经惨遭虫害而至多个心爱品种全军覆没!) 35.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发布的《-年度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程防控技术方案》,长江中下游麦区是小麦常发区,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应主动用药预防,遏制病害流行,加强水肥管理,做到田间沟渠通畅,降低田间湿度。 A.赤霉病 B.孢囊线虫病 答案:A 长江中下游麦区是小麦赤霉病常发区。 36.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发布的《年小麦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防控各小麦种植区秋冬季病虫害,要因地制宜优化抗(耐)性优良品种布局。黄淮、长江中下游条锈病流行区,种植抗性或慢锈性品种:西北、西南等条锈病菌越夏、冬繁区,种植抗病品种,提高中高抗品种种植比例,控制条锈病初始菌源量。 A.成株期全生育期 B全生育期成株期 答案:A 条锈病流行区—要选“成株期”(植株已经长到一定大,有自抗能力); 条锈病菌越夏、冬繁区—可选“全生育期”(反正不易梁病,可从育苗开始) 37.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发布的《年小麦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防控各小麦种植区秋冬季病虫害,要因地制宜优化抗(耐)性优良品种布局。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常发区、新发区,宜选择种植对土传病毒病抗性较强的品种。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小麦—黄花叶病—高发或新发区—要选对品种(选对“土壤”传播抗性强的品种)专业意见—选“正确”就是了!切记~别纠结~ 38.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印发一年度小麦茎基腐病防控技术方案》,防治小麦茎基腐病,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选用抗耐病品种 B.只在小麦拔节期喷施杀菌剂即可 答案:B 错在哪?搜索可见,要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喷施杀菌剂。 39.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印发一年度小麦茎基腐病防控技术方案》,小麦茎基腐病不仅会造成小麦严重减产,而且病菌能够产生呕吐毒素等真菌毒素,对粮食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论小麦茎基腐病的危害(小麦减产且产生可怕的真菌毒素) 40.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发布的《-年度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程防控技术方案》,西南麦区的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如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等持续2天以上或10天内有5天以上阴雨天气,应加大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力度,防止小麦赤霉病的大发生。针对高感品种,尽量在前进行施药预防。 A.扬花期 B.破口抽穗期 答案:B 针对赤霉病高感品种,尽量在破口抽穗期前进行施药预防。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dongwanga.com/gdwblxzzz/25388.html
- 上一篇文章: 安徽自驾游攻略探寻古歙徽文化,体验别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