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一种句式:“不会XX的AA不是好BB”。其中XX与AA是相关的,比如这句:“不会做菜的厨子不是好领导”。这句话听上去一方面是借着反差搞笑,一方面让人觉着挺不讲道理的,你说当领导的日理万机,何必去和厨子抢事儿干。但是如果看了《规划力——如何清晰预见成功轨迹》(以下简称《规划力》)这本书你就会明白,这句话其实是有道理的。为什么《规划力》这本书能把做厨子和当领导这样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件事划上等号呢?那是因为两者的确有共通之处。成功做出一道美味佳肴和成功管理一个国家、企业等等,其中都离不开同一种能力——规划力,那是一种让人在所有领域都能游刃有余的能力。而《规划力》这本书就介绍了为什么规划力这么厉害,以及锻炼个人规划力的方法。《饮食男女》的导演李安同时精于厨艺按照书中的说法,不仅当好领导和厨子靠规划力,规划力也是成为好的酒店管理、运动员和杂志编辑等所必须掌握的能力。这样看起来,规划力在成功跨界这件事上绝对是不可或缺的。能把这么一种能力写出来的作者,自然不是安于自己一方小天地的人物。《规划力》这本书的作者斋藤孝就是日本一位横跨文学圈、教育圈和娱乐圈的成功跨界人士,身兼明治大学教授、畅销书作家和明星电视艺人三种身份。除了《规划力》这本书,斋藤孝还写过《超级聊天术》、《学会学习》等书,这样的人来讲规划力,无形中增加了这本书的说服力。作者斋藤孝那么斋藤孝是如何向读者介绍神奇的规划力的呢?与其它书正文开篇就抛出论点,点明概念的金字塔式结构不同,这本书是例子先行的。为了证明规划力的强大作用和通用性,斋藤孝给读者展现了在不同领域因规划力而成功的典范,这些典范包括造出陆地巡洋舰的丰田、设计建造光之教堂和晓书馆的安藤忠雄以及《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杜佛伦等。作者从规划力的角度剖析了它和他的所作所为,打开了读者的“规划力之眼”,让读者看见了成功背后的规划之法。之后斋藤孝引入了收纳、会议、职场和沟通等不同生活和工作场景,向读者介绍了具体的规划之术。最后,斋藤孝解释了构筑规划力的5种能力,规划力有什么好处以及如何锻炼提高规划力。建筑师安藤忠雄及其代表作光之教堂下面我们来具体说说在以上几部分中的要点:一.先想到成功,才能规划成功《规划力》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如何清晰预见成功轨迹”。这里面“成功”这两个字真是直戳痛点,让人看到了就想买书回去读。但是读完书你会知道,“规划力之眼”能看到的是通向目标的规划,但如果目标本身平庸,规划是不能让人成功的。不管是跨国企业丰田、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还是冬奥会冠军清水宏保,做规划的第一步都是设立一个清晰的人所未及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成本减半这样触及根本的变革,可以是从所未见的设计蓝图,也可以是实现人类尚未触及的感觉和力量。因为有了这样“达成了就是成功”的目标,达成目标的规划才算是成功轨迹。举个例子,如果只是想写一篇发在中文非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可能东拼西凑一篇东西出来就投了,搞不好压根儿就没用上规划。但如果决定要整一篇论文发在Science上,就必须要做出系统而有创造力的规划,做出一个能产生重大发现的实验设计,然后严谨的完成实验。等文章投在Science上的时候,成功也只不过是附赠的礼物了。因此,先得想明白达成什么目标才算是成功,以这样的目标为终点所进行的规划,才能真正通向成功。二.做规划要能拆分通向目标的路径在确立了目标之后,下一步就要把通向目标的路径拆分成小的步骤,其结果是要每走一步都能让事情发生一个质的改变,而非量的积累。在做拆分的时候,作者在书中提出可以按照3·3·3的原则把大目标和小步骤都拆成3份,比如写论文的时候可以先确定介绍、方法和结论三大部分,再把介绍分成背景知识、提出问题、解决办法3小部分。在做工作规划时,可以90分钟为一个单位给一天的工作时间分块,再根据每块时间内要完成的事情的重要性图上不同的颜色,完成一块立即进入下一块,用这样的规划来保证完成一天的工作。除了作者所提出的这些方法之外,在拆分通向目标的路径时,还可以用麦肯锡大名鼎鼎的MECE法则作指导。MECE法则的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相互独立即分拆出来的每一块之间有质的区别,完全穷尽则保证了不会有遗漏,每一步骤都环环相扣。总之,光有清晰的目标还不够,如果不把通向它的路正确拆开,就无法做出好的规划。三.规划力是榕树规划力是一棵榕树,它的最初的根深扎在专业知识和技能里,而后随着枝叶繁茂,它能荫蔽的范围变远远超过了树干的面积,深入了其它领域,而为了支撑着中繁茂,榕树的枝干伸出气根,地底的根系也分布的更广,至此,规划力便从原先的专业领域跨到了更广的疆界。按照《规划力》这本书的说法,当一个人对某个领域的核心有所掌握,积累了大量经验后,就会自然而然的生出一些法则,这些法则就是规划力。之后不管进入什么样的领域,专业知识会变,但规划力却可以嫁接过去,然后长得更加繁盛。四.沟通虚实是训练规划力的不二法门前面说了做规划要定目标,不管这个目标最后是个实物还是一个成绩,在它还是个目标的时候它都是个虚像。另一方面,一个人所能有的各种材料,不管是砖石竹木还是人车动物,统统都是实体,在实体和虚像之间修通一条直达的道路,就是规划。在训练规划力的时候,可以对虚实的一端做出限定,然后向另一端修路,之后将情况反转,循环进行。比如做饭时先在脑海中浮想菜肴成品的清晰模样,再根据这个模样逆推要买的食材以及处理的步骤,或者反过来,根据手头现有的食材和处理工艺,完全发挥食材的特性去把未知模样的菜肴从虚空中抓出来。虽然我们都明白,只会做菜的规划力和治国理政的规划力在体量和格局上一定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商朝开国之主成汤的丞相伊尹,就是一个厨子,其后不同朝代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臣,可能就缘起于给国君做饭的大厨。因此,时刻保持睁开“规划力”之眼,从身边的一切事物中吸取规划的经验和知识,锻炼规划力,即便不能达到“治大邦若烹小鲜”的境界,想必也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游刃有余的生存下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dongwanga.com/gdwblxfb/24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