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石盆景制作前,必须先立意。所谓立意,是确定盆景的造型要体现的主题思想。不论做什么生情,都要事先考虑为什么要做?怎么做?要达到什么目的?就像写文章,也得先确定主题,然后才动笔要画一幅山水画,也应先思考两什么?是画名胜古迹,还是画城市风光?制作附石盆景也是这样,必须先确定创作的主题和造型构思,然后再动手制作附石盆景是大自然的缩影,它的立意与造型,必须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我国地大物博,风景秀各地名山奇石、古树苍木,资源十分丰富,例如奉华山、黄山、庐山,张家界,武夷山等奇峰怪石其生长着的苍劲古朴的树木,都是附有盆景取: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盆最制作者要深人自了解自然,广泛收集和积累创作素材,同时还强文学艺术修养,经常参阅山水画、诗词,文学艺术修养,经常参阅山水画、诗词、文学、园艺书刊,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和科技知识,这样,在盆景立意创作和造型构思中就会得心应手。立意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在观察、认识自然中,在生活实践中,在文化科技知识的学习中,得到启发,产生创作的欲望,形成创作的主题。有了主题以后,就可以有目的地进行创作。例如,拟创作“悬崖劲松”附石盆景,以表现人们不怕艰难除明而强拼捕的精神为主题,整个造型就必须围绕这一主题,在石的奇峭险峻和树的苍劲顽强方面,多下功夫,巧妙造型,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意境更为深刻感人,从而避免了制作的盲目性。主题是盆景的灵魂,如果没有主题而制作盆景,便难以创作出形神兼备、如诗如画的优秀作品来。盆景立意与造型构思,是应同时思考的两个内容。盆景的立意过程,实际上也是造型构思的过程,有了立意,造型也就胸有成竹了。造型构思包括选用何种石材、加工何种石形、搭配何种树形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经过思考才能勾画出石和树的造型草图。1.石材的种类我国幅员辽阔,可供选择制作附石盆景的石材种类繁多,分布很广,资源丰富。目前,常用的石材有松质石和硬质石两大类。(1)松质石类,松质石又称软石,常见的有芦管石、砂积石、海母石、浮水石,其特点是质地比较松软,易于加工造型、吸水性能好、有利于树木的生长,石体表面容易生长青苔,是初学盆景制你者的首选石料。但松质石易风化破损,因其石质松软不宜作根部穿透力强的榕树等树木附植,否则石休易被树根穿透挤裂。芦管石:又称鸡骨石,有土黄、灰白等颜色芦管石产生于石灰岩地层,由流淌的碳酸钙水在草秆、树枝表面沉积、凝聚而成,多呈芦管状、鸡骨状结构,间隙较多,孔洞通透,吸水性强,石形千姿百态,略经加工即可成型,但质地较脆,加工时易断裂。芦管石主产地为四川、湖北、湖南、浙江、安徽、河北、山西、广西等地。砂积石:又称上水石、吸水石。颜色有灰白、棕黄、土黄、砖红等,是由石灰岩不断水解后沉积而成,质地疏松,石内密布小孔,并含有草根、苔藓等植物痕迹,石质有粗有细,易于雕凿造型,吸水性强,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砂积石分布较广,四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均有出产。海母石:又称珊瑚石、海浮石。海母石是由珊瑚中大量群居敏殖,死亡后表面又附生新的珊瑚虫,这样不断交替,积聚成了大块的珊瑚礁石。石体较轻、质地疏松、颜色洁白、吸水性强、容易雕凿,依其形成时间的长短,又有细质和粗质之分。细质为新近形成的,质地较嫩,小刀可划;租质为形成年久的,质地坚硬。海母石因产于海中,含盐分较高,附植树木前应用清水反复多次浸泡、冲洗,除去盐分后方可使用,主产地为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省份。浮水石:又称沸浮石、火山石。颜色有灰备灰黑等,是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凝而成的。石体较好质地疏松,石内气孔分布密集,吸水性强,能浮于水面,易雕凿造型,有利于植物生长,主产地为云南黑龙江、吉林等省的火山口附近地区。(2)硬质石类,硬质石的特点是质地坚硬、不吸水、难雕凿,但其形态自然、纹理生动、石形挺拔,根部穿透力强的树种多用这类石材。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本人撰写,不经允许不得转载,请您多多支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dongwanga.com/gdwblxzzz/2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