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区之外的他们,人手一套杭州的房子
北京专业皮肤病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4947940903448271&wfr=spider&for=pc ◎Tips:今日共7盘正在登记,明细见文末 房子和焦虑,像一对锁死了的CP。只是偶尔,情节也有逆转时。 前阵子回了趟建德老家,和一众老友聚会,席间五六个家庭都来自建德和淳安。奇妙的是,“在杭州城里买房”竟也是共同话题之一。 在座的,几乎家家都在杭州主城区有1-2套房子。人到中年,一头享受着小城市的小日子,一头不错过大城市买房的快乐。 聊到酒酣耳热时,忽然想起我喜欢的博主毛利某篇文章的题目: 大城市的优越感,在老家人面前,不值一提。 01 肖恩夫妇,白手起家的“富一代”,席间第一个在杭州买房的家庭。 那还是年,夫妻俩陪女儿来杭州参加招聘面试,等待的功夫,在附近逛了逛,就定下了一套新绿园的大户型,极好的楼层,单价不到3万。 待到交付时,女儿已经在杭州工作了。起初,房子就给女儿住着,夫妻俩来杭州出差时,也去住住。 之后女儿买房、结婚、生子,肖恩夫妇的生意也日趋稳定,早早进入半退休状态的二人,大半时间都呆在杭州。 这几年间,他们眼瞅着南星攀升到了杭州豪宅第一梯队。据手边买房数据显示,新绿园今年春节后至今。总共网签2套,成交均价一套12.6万,一套7.4万。 (图源网络) 南星桥的新盘,夫妻俩一个不落地都去看过,只是从未下定决心置换。索性把这些年手上的多余资金,支持女儿买了第二套房。 至于在建德本地的几套旧房,去年一起出手,赚了不小的一笔,今年就在新安江边买下一套江景叠墅,毛坯单价逾3万。饭桌上的当地朋友称羡,那可是建德最贵的啊!夫妻俩笑而不语。 而自从在杭州住惯了“首席豪宅区”,肖恩对房子也比以前“挑剔”多了,绿化好不好,物管到不到位,就连邻里素质高不高,心里都有了水准。 明年,外孙要上幼儿园了,夫妻俩呆在杭州的日子可能会更多。好在,生意圈里的杭州朋友也多,凑一两桌麻将不是问题。 想建德了?那也方便,南星桥过江,由彩虹快速接上杭千高速,一个半小时,就到家。 02 王启年还记得年第一次来未来科技城看儿子的情形。 路两旁,斑驳潦草的大幅空地随处可见,地铁和楼盘工地的绿色围挡穿插其间,抬起头来,层层叠叠的吊车与脚手架,映在夕阳里。 那感觉,太像他多年前第一次去深圳了,莫名地就心潮澎湃起来。 第二天,他就去看了一圈未来科技城的房子,想下手万通公馆,当时均价大约2万5,却正赶上房源断档。而一腔热情的他,隔日就在附近的太炎花苑买了套二手房,单价1万5。 之后的5年毋庸赘述,他亲眼见证“羊锅村”迭代成“宇宙中心”,翻天覆地慨而慷。 即使如今站在奥体,也不复当初看到EFC那连绵玻璃幕墙时的内心震颤,后来,连同杭州西站的隆隆打桩声,在他听来,也是一种悦耳的白噪音。 还有绿汀路地铁站,总有野生网约车在路边趴活儿,甚至有人在野草蔓生的空地上放羊,谁能相信,这里将是三线交汇的TOD,是宇宙中心的中心。 至于太炎花苑,小区不大,二手房成交量一向也低,不过据手边买房数据显示,最近一套的网签均价近3万2。王启年并不急于出手,他一心等着杭腾社区,即使土拍遇冷,他也只是呵呵一笑:道路是迂回滴! 他说,自己肯定不是最幸运的。因为总公司在杭州,他们的社保一直交在主城区,所以还有同事是无房社保巨子呢,85新政后的这一轮红盘潮中,就有同事摇到大热红盘。 他也不算最有远见的,当年一起去深圳的朋友,早早在深圳买了房……这一代人对于“核心资产”的认识,哪要什么MBA课堂与高峰论坛,现实教育,还不够生动吗? 03 费介是席间最迟在杭州买房的一位,去年初,入手了一套近江家园五园的二手房,单价5万出头。 起因也是儿子在杭州工作,没到30岁,单身,摇号摇了好几次无功而返,便有点泄气。 对环杭县市的人们来说,儿女在杭州工作,是父母眼中的最佳选择,大城市,且离家近。而接下来,职场安定、结婚买房、子女教育,都是按部就班要解决的事。 既然如此,不如父母下手先买,至于年轻人自己的房票,留着慢慢摇着吧。万一钱不够,大不了出手了这一套,腾出钱来给儿子垫上,不失为曲线救国的一种方式。 就在费介买房之后,全城的二手房价又直上了一个新台阶。更没想到的是,85新政落地之后,儿子的房票因为社保未满2年,陡然失去了资格。一家人拍拍心口,还好下手早! 手边买房数据显示,近江五园的二手房在6月之后有4套网签,成交均价6万4。 还有一种看起来颇被动的情况,叫做“陪太子读书”。 比如费介朋友的萍萍,年,女儿踩着民办初中自主招生的尾巴,考上了闲林的英特外国语学校,一家人就在附近买了西溪海的二手房,单价2万4,当时觉得已经够贵了。 之后两年多,闲林的海量成交和价格飙升,完全在一家人预料之外,还是在女儿的家长群里,才知道这一片有多热门。 于是,曾经“人到中年,还被丈母娘催着买房”的那一点怨怼,也成了家族饭局上欢乐的梗。 因为西溪海的房子可以步行到学校,甚至可以出租一间给别的求学家庭,也算一笔小小的收入。至于女儿毕业后是否出手?不着急,看看再说。 04 席间唯一不是因为儿女而买房的,是老庄。 他的想法其实更单纯:到省城买一套好房子。毕竟,他在县城里有房子,乡下老屋也早已翻建一新,就差这个人生梦想了。 前年,他摇号入手了一套和庐的高层,今年上半年交付,看了之后倒有点后悔——不是后悔下了手,而是后悔应该买合院! 话虽如此,老庄还是乐呵呵地置办起了家具,并不出租,不缺这份租金,就留着自己时不时来住住,把西湖西溪那些景点一个个闲荡过来。 (表格制定:年10月20日) 早有人说过,如今幸福感最强烈的,莫过于小城市里的中上产。与钱包紧密挂钩的生活选择权,他们可以一手把握。 他们大多数都还没到退休年纪,而几十年的财富积累,已经让购买力达到了巅峰。而这份购买力,远远不止于县城里的房子。 目前,四县市城区的新房主流均价在1.5-2.5万,低密产品会更贵一些。相比起来,杭州的新房看起来也不贵——只要能摇得到。 在家族之中动用一些房票,并没有那么难,拼社保虽然是拼不来,但粉盘还是可以慢慢摇着,反正也不急。再不然,好的二手房也行。 出于家庭资产保值考虑,省城的一套房子是定心丸。并且,随着儿女进城落户,以及环杭交通的发达,对他们来说,投资和自住,完全可以兼得。 05 住投合一,使得他们完全不同于心急火燎的纯投资客。 在他们看来,小城市房价的逻辑,背后的推动因素可能极为微小,难以把握。而大城市房价的曲线升跌,与大势不会有太大出入,只要你不急于快进快出。 与杭州市区的中产家庭相比,他们的得失心又没那么强烈。 根本原因是,他们对杭州没那么熟,不存在市中心情结的羁绊,对板块细分、学区优劣,统统没那么深的研究,因此,也就没有太多执念。 他们往往是静悄悄入场,没有雪亮的追光,没有激昂的BGM,几乎不出现在任何媒体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dongwanga.com/gdwblxyy/23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臧经合编610讲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